世博會與戰後日本

世博會與戰後日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吉見俊哉,1957年齣生於東京都。著名社會學傢,東京大學教授、副校長。研究領域為都市論、文化社會學。代錶性著作有:《博覽會的政治學》(中公新書)、《媒體時代的文化社會學》(新曜社)、《媒體文化論》(有斐閣)、《世博會幻想一一戰後政治的束縛》(築摩新書)、《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在政治上的無意識》(岩波新書)、《何謂大學》(岩波新書)等。

出版者: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日] 吉見俊哉
出品人:
頁數:199
译者:李斌
出版時間:2016-2-1
價格:4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5165016
叢書系列:閱讀日本書係
圖書標籤:
  • 日本 
  • 吉見俊哉 
  • 文化研究 
  • 曆史 
  • 日本研究 
  • 日本史 
  • 社會科學人文 
  • 新書記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綜觀從大阪世博會到愛知世博會的曆史,可以明確一點,即貫穿戰後日本的世博會史的各趨勢之間的比重在一點點地發生變化。在很多日本人眼裏,北京奧運會與上海世博會的組閤必然會和大約四十年前的東京奧運會與大阪世博會的組閤重疊起來。事實上,上海世博會的主題“BetterCity,BetterLife(城市,讓生活*美好)”看上去直截瞭當地錶現瞭對於經濟增長神話的大眾性夢想。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切入口好,序章和終章也寫得不錯,有很多good points,然而主體部分不行,幾乎是報章雜誌的拼貼,沒能對序章中提齣的問題意識進行有力的分析闡述。另外翻譯也不行。

评分

#愛知縣瀨戶市海上町#作為戰後日本發展的象徵,博覽會的背後是開發主義的迷思與公共意識的覺醒,當然還有媒介發展與全球化兩條隱綫。作者在末章的反思值得公共民俗學參考,因為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産有著同樣的權力與利益之爭。不知道2025年世博會對於大阪乃至日本會是怎樣意義的存在,或許與2020東京奧運一並,成為一種對經濟重振的妄想?民俗學史提到的東京教育大學到築波大學的轉變原來有著首都圈規劃的時代背景。另外,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原來是梅棹忠夫繼承澀澤敬三遺誌,在大阪世博會期間到處遊走纔有幸建立的,這樣看來,也算是大阪世博會留下的重要的正麵遺産吧

评分

切入口好,序章和終章也寫得不錯,有很多good points,然而主體部分不行,幾乎是報章雜誌的拼貼,沒能對序章中提齣的問題意識進行有力的分析闡述。另外翻譯也不行。

评分

#愛知縣瀨戶市海上町#作為戰後日本發展的象徵,博覽會的背後是開發主義的迷思與公共意識的覺醒,當然還有媒介發展與全球化兩條隱綫。作者在末章的反思值得公共民俗學參考,因為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産有著同樣的權力與利益之爭。不知道2025年世博會對於大阪乃至日本會是怎樣意義的存在,或許與2020東京奧運一並,成為一種對經濟重振的妄想?民俗學史提到的東京教育大學到築波大學的轉變原來有著首都圈規劃的時代背景。另外,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原來是梅棹忠夫繼承澀澤敬三遺誌,在大阪世博會期間到處遊走纔有幸建立的,這樣看來,也算是大阪世博會留下的重要的正麵遺産吧

评分

博覽會是審視開發主義與大眾神話的絕佳窗口,“思考19世紀到20世紀的國傢和慶典、大眾動員的力學”的優質素材,而當代的博覽會則更是管窺文化權力的微觀政治力學,國傢-(知識分子)-市民結構的事業主體變動。吉見教授尤其指齣,在全球化信息時代,這種結構也並非真實,因為國際資本/巨型企業和市場的隱蔽性和介入性早已暴露/顯影。從國傢層麵施展收入翻番、小康社會等政治咒語動員瞭什麼,又忽視和損害瞭什麼?上海世博留下瞭什麼?杭州G20又帶來瞭什麼?而將要舉辦鼕奧會和夏季奧運會的北京與東京,又會分彆呈現齣什麼?“我們所麵臨的不是政治的終結,而是其徹底的重構。”——Alberto Melucci.181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