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作傢,編劇,攝影師,文化項目策劃者。
1984年,開始發錶文字,以小說《棋王》著名。其他陸續有劇本、雜文、評論等;1985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駐校作傢;1992年,獲意大利NONINO國際文學奬,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駐市作傢;1995年,香港科技大學駐校藝術傢;2000年,颱北駐市作傢;2014年6月,齣版《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一書,獲選中國書業年度圖書。
2005年,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奬評委;2006年,為《劉小東新作:多米諾》製做圖片記錄和紀錄片;2008年5月,獲邀為韓國全州國際電影節大師課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此次齣版的是阿城先生親自編訂的最新版本。
新版《常識與通識》與舊版大為不同,新版增添瞭談話集這一部分,字數較以往增添瞭一倍之多。
整本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收獲》專欄文章集結集,第二部分為對談文章集結,同樣在《收獲》雜誌上刊登過。第一部分即舊版《常識與通識》的全部內容,第二部分為此次新版增加的文章。整本書的內容主旨為普及諸多科學與人文常識,筆法生動,引人入勝。
人类已进入信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但很多常识我们仍然不具备,这是可悲的。但在中国,常识也不好多谈,因为常识即是真相,而这是一个面对真相有太多避讳的国度。 避讳未必都是坏事,有些真相因为太残酷,要敬而远之,忌于谈论。但避讳不能成为视而不见的借口,更不能以黑为...
評分越看越喜欢看阿城的文章,越看越觉得自己孤陋寡闻。 开卷有益,果然。 看他谈吃谈常识谈爱情化学谈足球暴力,用语平实,思路清晰,细节生动,言语活泼,情趣盎然,逻辑严谨,让人笑,让人忧,让人在笑中领悟,让人在忧中思考。 没有大道理,没有文艺腔,不卖弄,不玄虚,只有大...
評分阿城的文字,是我在活着的中国作家中看得最多的。他的每篇文章我都熟悉,也疯狂地搜集他散落在讲座、访谈、台湾杂志中的只言片语。最早是看阿城的小说,惊讶于文字的精到准确,有些分明是笔记小说的写法,血统正,有古意。后来看本书,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世上最不可解释之事,...
評分同王小波一样长在北京的阿城,言语中永远充沛的幽默感和调侃味道让他的文字成为一种表达思想的利器。 阿城这个人应该是少年早熟的,12岁便已遍览当时能读到的众多中西文学名著,这种阅读的天分在他的文字里充分体会到,无论文理,到他手里,似乎可以很快得其精粹,写作...
評分《常识与通识》是阿城在海外写给《收获》的专栏,大概是96、97年左右,那时同时在《收获》开的一个专栏是《文化苦旅》余秋雨开的,结果余秋雨一下子就火了,书就印了单行本,那时我也追捧的不行,买盗版书来看,直到前年我读到了阿城的这本《常识与通识》才知道自己的盲目,比...
已購。阿城的專欄文,不看內容,看節奏。而節奏傢和小說傢(其實還是節奏)以外的阿城,未見深度的增加,隻有廣度的擴展。這樣的人平時會很有趣吧~~
评分與薑文對談篇:薑文對拍片靈感說的挺“玄乎”,對此阿城用海馬迴杏仁核解釋瞭一波,最終也隻能用“有點兒意思”將話題接下去
评分魂與魄與鬼及孔子
评分常識:就是叫醒你的雞鳴。
评分這本很一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