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作傢,編劇,攝影師,文化項目策劃者。
1984年,開始發錶文字,以小說《棋王》著名。其他陸續有劇本、雜文、評論等;1985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駐校作傢;1992年,獲意大利NONINO國際文學奬,同年5月,意大利威尼斯駐市作傢;1995年,香港科技大學駐校藝術傢;2000年,颱北駐市作傢;2014年6月,齣版《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一書,獲選中國書業年度圖書。
2005年,第62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奬評委;2006年,為《劉小東新作:多米諾》製做圖片記錄和紀錄片;2008年5月,獲邀為韓國全州國際電影節大師課程教授者;2008年9月,第11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阿城先生經典隨筆集,作者以日記的形式記錄瞭旅居意大利威尼斯時的見聞、隨感等。
此次齣版的是阿城先生親自編訂的最新版本。
钟阿城先生的这本《威尼斯日记》,是一种文化随笔与旅行日记的奇怪结合。这类文章要比正儿八经的游记好写,有所生发之处就顺势借题发挥(谈中药常识,谈犹太移民史,谈人种混合,谈达芬奇,谈友人往事),没有内容可写的时候可以用日记琐事填充(记球赛进程,记做菜吃饭,做麻...
評分我想,当今目前现在眼目下,好文字还是少的,所以一有清通的文字出,识得的人简直就是奔走相告。最近的例子是本年1月19日阿城在《南方周末》刊出的“来函照登”——《一个误会》。十年来,阿城发表的文字——或者更准确地说,我能见到的他的新文字——极少,一本《威尼斯日记》...
評分我读阿城,从《威尼斯日记》开始,然后溯游而上,找到《棋王》、《树王》、《孩子王》,一一读来,一一惊叹,不够,又找来《遍地风流》,真好,再看《闲话闲说》、《常识与通识》,完了,却是没有更多了。从80年代的“三王”,到90年代的几本小书,阿城已近20年没有新书出版,...
評分 評分整本书还是序言最喜欢: “假如威尼斯的一条小巷是不通的,那么在巷口一定没有警告标志。你只管走进去好了,碰壁返回来的时候不用安慰自己或生气,因为威尼斯的每一条小巷都有性格,或者神秘,或者意料不到……遗憾的是有些小巷去过之后再也找不到了……所以应该为每一条小巷...
不太適閤看這種文化類的散文 ????
评分洗練的有些刻意,本來無事可寫,卻把之前的腔調拿齣來用一下
评分《威尼斯日記》是阿城先生旅居威尼斯時寫的小書。用日記體寫成,每日一篇,連續兩個月。雖然是以日記為文體,但並非隻是記錄個人日常瑣事。其內容包羅萬象,天馬行空,又始終放在威尼斯這個小筐子裏。文風簡潔,通透,東方傳統美學和現代性的完美結閤。明清小品文的現代升級版。
评分我喜歡,每一個字都很寜靜,語言大師阿城。
评分洗練的有些刻意,本來無事可寫,卻把之前的腔調拿齣來用一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