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多伊奇(David Deutsch)在量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颇有影响力,受到高度赞誉。他关于量子计算的论文奠定了该领域的基础,开辟了计算理论和物理学的新领域,在全世界范围内激发了大量相关研究。
戴维·多伊奇生于以色列海法市,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受教育。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度过几年之后,他回到牛津,目前在牛津生活和工作。他自1999年起担任牛津大学不领薪的物理学访问教授,是牛津大学克拉伦登实验室量子计算中心的成员。
他于1998年获得英国物理学会的保罗·狄拉克奖及奖章,这是英国物理学会理事会颁发的理论物理zui高奖项,用于奖励“理论物理(包括数学物理和计算物理)领域的杰出贡献”。2002年,他因“在量子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理论工作”获得第四届国际量子通信奖。
《真实世界的脉络:平行宇宙及其寓意》曾入围1998年隆普兰克科学图书奖,戴维·多伊奇的另一本重要著作《无穷的开始:世界进步的本源》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宇宙、生命、时间……这些基本而又复杂的问题,如果用目前深刻的理论—量子物理学、计算机科学、进化论和认识论—去解释,那将会编织成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作者戴维 ? 多伊奇在这里提出了一种思维模式,顺着这一思维模式,我们的新世界观将日趋明朗。
科学的目的是从问题出发寻求解释还是从观察出发寻求预言?令人匪夷所思的“影子”是否揭示了多重宇宙的存在?虚拟现实描绘的东西是不是真的?真实性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是不是只有我们的感觉、听觉或实验装置探测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的还是物理的?人类的知识是怎样发生发展的?时间是均匀流逝的还是量子的?人的活动是否能反作用于宇宙演化的进程?对这些“大”问题,《真实世界的脉络:平行宇宙及其寓意(第2版)》这本书将给您一些启迪。
第一章 万有之理 早前看《数学游戏》,有一篇文章借用一种简单的“蚂蚁”游戏得出结论说,对于很简单的行为规则,我们都没有能力预言它的结果,那又如何寻求万有之理呢?当时我认为,解释世界也许不可能,但是人类最终可以描述世界。象伽利略做的那样,只说“是什么”,不说“...
评分在作者(量子物理科学家)的笔下,世界存在的景象又有了不可思议的形式。戴维·多伊奇是量子论“多世界”诠释的热心支持者(近乎狂热)。“多世界”首先是由普林斯顿的研究生休·埃弗莱特三世于1957年提出的。 多伊奇认为光子的双缝干涉实验正是多重宇宙存在的证据(而生物科学...
评分 评分刚开始看第一章就觉得于心有戚戚焉,万有之理是我从小就一直追寻的东西,所以看到这篇文章就想找到了朋友决定看完他。 惭愧啊………… 断断续续看了两年还没看完,敢说此书作者逻辑思维相当活跃,推导与前后递接都十分出色,且不论作者的观点与我其实是有冲突的,他是个完全的...
评分排版太满,英文读得很累。 读到很多sparkling,就是收获。虽然同一个道理阐述的非常啰嗦和重复,生怕读者不懂一样。喜欢语言简洁的人可能要跳着读了。但是写的很真心。 对真心喜欢物理的人来说是本好书,对物理学的很多思辨本身就是美的。讨论哲学和物理关系的人很多,但写出有...
宏大的世界观,读起来很吃力。
评分“生命是大自然首次实现虚拟现实的手段。”“数学的目标…是且只能是数学解释。”“[量子理论、认识论、进化论、计算理论]四大理论的每一个都有层次型的解释结构,但整个真实世界结构并不是层次型的。”大型虚拟现实-多元宇宙实在论,量子计算理论较有启发,其余脑洞过大、串得太潇洒、过于粗糙、散,多元宇宙的引入怕是将制造而非消解更多问题。
评分终于找到关键点/分界点了,在第四章:Deutsch并没有考虑大脑的局限性这一大前提。他像这个世界绝大多数科学家一样,认为人的头脑是一切的前提,认为我们在利用大脑思考解释世界,而未曾想到我们其实是在被大脑奴役。we are ruled by our minds ,not rule our minds。 Deutsch算是头脑非常好用的物理学家了。可惜在头脑外,还有更大的世界。
评分散乱,复杂,神乎其神,消耗读者脑力。不太有阅读价值。
评分值得多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