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的财富和权力的分配,是以今天这种面貌呈现,而非其他形式?为何越过大洋进行杀戮、征服和灭绝的,不是美洲、非洲的土著,而是欧洲人和亚洲人?各族群间的生活差异为何如此之大? 对于现代人类、国家间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史学家往往存而不论,而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为许多大家熟悉以及想当然的答案赋予了截然不同的含义。
远古时期,各大陆上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分道扬镳。中国、中美洲、美国东南部和其他地区对野生动植物的早期驯化,使这些地区的各个族群获得了一种领先优势。 为什么小麦和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了不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 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出现在其他地区?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至今仍停留在依稀隐约之间。诚然,农业与放牧出现在局部地区,只是对不同族群的不同命运的部分解释,重要的是,发展水平超过狩猎采集阶段的社会,就有可能发展出文字、技术、政府、有组织的宗教,同时也更有可能发展出凶恶的病菌和战争中的强大武器。正是这样的社会在海洋和陆地上进行冒险,以牺牲其他民族为代价,向新的家园不断扩张,人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欧洲人在过去500年中对非欧洲民族的征服。开始时,这些欧洲人只是想通过航海去寻找贵金属和香料,结果却常常导致对土著人土地的入侵,并通过屠杀和带来的疾病大批消灭了土著居民。
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演化生物学家、人类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揭示了事实上有助于形成历史最广泛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摧毁了以种族主义为基础的人类史理论。本书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它记录了现代世界及其诸多不平等所以形成的原因,也是一部真正关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是对人类生活的完整一贯的叙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与戴蒙德的其他两部著作《崩溃》、《第三种黑猩猩》一起堪称为“人类大历史”。本书在2005年国外原版的基础上修订出版,新增“日本人乃何许人也”一章。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以生物学开始其科学生涯,进而研究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曾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研究员基金及全国地理学会伯尔奖。在《发现》、《博物学》、《自然》和《地理》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
作者的观点与黄仁宇的类似。 1环境差异决定了当时的历史选择,从而对后来事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2 各大洲的环境是不同的,从而有了不同的机遇。 3亚欧大陆的横向轴线,非洲与美洲的纵向轴线,以及澳洲的独立,影响了传播。 4环境差异决定了当时的历史选择,从而对后来事...
评分作为后人,我们总是免不了要对发生过的历史作些“如果”的想象,特别是当这种历史对我们是带有屈辱色彩的历史。比如中国人就常想“如果戊戌变法成功了中国如何”,“没有文化大革命又如何”,同时也会有大量“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的问题,如“为什么日本能维新成功,...
评分 评分这个翻译真的是不说人话啊
评分“为什么是欧洲人征服了其他大洲的人,而不是其他大洲的反过来征服欧洲”,这样的句式,在书中至少出现了几十次,看得很拧巴。穷极思考是个好事,但诱人深入,不要用这样的陷阱嘛。以炎热、多远、吃人的新几内亚岛为全书的起源发散地,其实是很棒的主意,事实上即便是现在,这个地方依然神秘得空白。毛利人在查塔姆群岛的屠杀等章节有小震撼,后半程有点琐碎。在最后的附录,作者不忘唱衰天朝。
评分第一本毁于萌萌,重新收了修订版
评分全书五百页,看两百页弃了。啰嗦至极,每一章看看头尾和中间几个连接的段落就够了,整本书缩到150页毫无问题。任何对世界历史和人类社会运行方式有着基本了解的读者,都不推荐阅读此书。读了会让你怀疑自己在读初中生科普读物。当然鉴于这本书旁征博引的程度,还是可以推荐给高中生和理工科本科生。
评分三星半。介于互联网上那些牛逼哄哄的民科很多观点都是源自于本书,还是加一颗星好了,起码他对拓宽二道知识贩子的视野有极大贡献,二道贩子们知识丰富了,大多数懒人的知识量也多一点。书最大的问题就是咋咋呼呼的提出一堆问题,最后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面,在不同领域切换把读者绕晕,然后出其不意的返回自己的预设立场里,虽然书里大多数观点我都同意,但是如此粗暴的论证还是不能接受。作者之后说自己不同意“地理决定论”,但就书而言基本上就是“地理决定论”眼花缭乱版,适合驯化的动植物和地理轴线决定了粮食传播的效率,粮食的生产和动物驯化决定了社会的复杂程度,社会复杂程度又影响了文字,制度,技术等文明衍生,然后文明差异就开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