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反乌托邦 乔治·奥威尔 极权主义 经典 政治 小说 经典作品 好书,值得一读
发表于2025-02-23
1984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然而讽刺的是,我要标记这本书的时候,豆瓣跳出提示要我绑定手机实名才能发言
评分然而讽刺的是,我要标记这本书的时候,豆瓣跳出提示要我绑定手机实名才能发言
评分这个版本错别字、病句太多。
评分11年看的是董乐山的版本,当时还不知道奥威尔的名声,一口气读完了。这次看几页就放下了,又打开接着看,反复几次,直到看到后半部分,才觉得精彩起来了。可能版本的问题,也可能是读书的兴趣不同了。
评分完全是冲着这版的封面买的,之前有买过译林出版社的kindle版来看,但是看了三十多页就看不下去了。没想到拿到这版的那一天一口气就看了一多半,不知道是翻译还是其他什么心理原因。读完之后就觉得乔治奥威尔就是一天才啊,他太了解人的思想了,也将那些极权主义,独裁者嘲讽得粉身碎骨。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
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社会评论家和新闻记者。
1903年出生于印度,1907年举家迁回英国,后因经济原因无力深造,被迫远走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终因厌倦殖民行径、痴迷写作而辞去公职,辗转回到欧洲,流亡伦敦、巴黎等地,他一边深刻体验下层民众生活,一边从事文学创作,有多部作品出版。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奥威尔积极参加左翼组织,后因重伤返回英国,并最终树立社会主义信念。1939年,二战爆发后投身于反纳粹的活动。由于西班牙内战与二战的苦痛经历,乔治·奥威尔深刻反思战争与和平、极权与民主、社会关怀与人类理想等概念。他在《1984》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1950年1月,奥威尔死于困扰多年的肺病,享年47岁。
《1984》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是世界文坛中著名的反乌托邦和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小说创作于1948年,作者将48倒置过来为84作为书名。本书讲述一个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 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来维持社会运转假想的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温斯顿·史密斯的生活,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每个经历或熟知这类历史事件的人,在看过《1984》后都会产生某种触目惊心的契合感。它犹如如一个鲜明的标签,它警醒着世人,莫让这种预言中的黑暗成为现实。
拿到这一版的《1984》,还没有看到内容就已经感到些许悲哀。悲哀可能就来源于这句“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以1Q84》向《1984》致敬”吧。这部“堪称世界文坛讽喻小说的不朽高峰和里程碑式力作。”竟然首先是以当代流行作家的作品为噱头来推荐,就好比我推荐《西游记》时用“七龙...
评分最近断断续续在看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别人问我它是什么书的时候,我会很严肃地和他们说:这是一本很恐怖的书。 说它是恐怖之书不是说这书写的是恐怖故事,而是让你看了以后你会觉得不寒而栗,你会庆幸自己暂时没有生活在那样的氛围之中。 单看我的这题目吧,...
评分这里说的译本分别是董乐山、刘绍铭和孙仲旭的译本,这三个译本流传比较广,质量也都不错。本文试图通过一些译例,结合原文,来简要比较这三个译本。 第一部 第一章 Down at street level another poster, torn at one corner, flapped fitfully in the wind, alternatively co...
评分爱国主义“名言”集萃——智者的思考是愚者的明灯 1.集中体现于政府的公权力,是决定社会状况的最重要因素了,它是最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策源地和总闸门,社会的“技术中心”和“能量中心”;同时,……公权天性是恶棍,要公权能够低耗高效不作孽,只有“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
评分之前读戈尔丁的《蝇王》后,写了一篇“《蝇王》的末日启示录”,如果说《蝇王》预言的是个人或者精英处于社会而无作为,从而引起民主政治的倒塌,文明社会的崩溃。那《1984》无疑预言了集权共产主义将是人类世界的末日审判。而《三体》中的未来启示则完全是作者刘欣慈从人类...
1984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