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剋·愛普斯坦(Mark Epstein),美國著名精神科醫師,在紐約市自行開業,常受邀演講,談論佛教禪修法對心理治療的價值。已齣版多本著作,包括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Going to Pieces Without Falling Apart,Going on Being。常為Tricycle:The Buddhist Review,Yoga Journal等雜誌撰稿。
弗洛伊德:“被壓抑之物將會重返。”
蓮花生大師:“望嚮欲望的本質,會看到無邊光芒。”
不要害怕和壓抑欲望,而是應該重新疏導、駕馭它,為我們所用。
因為欲望乃是最強有力的生命能量,可把我們引領至自由與極樂。
你常滿懷興緻去吃期待已久的大餐,食畢不僅沒有滿足感,甚至更為失落?總是嫌另一半陪你的時間不夠多,常在愛中感到孤單?沒有辦法忍受彆人不將你放在眼裏,老是覺得自己不被喜歡?稍不順心,就暴飲暴食,焦躁難耐?孩子不聽你的話,即憤怒不已,斥聲責罵?
追根究底,一切都是欲望在作祟。
弗洛伊德與佛法認為欲望是人對人世痛苦現實的自然反應,一旦脫離欲望,我們就不再是自己。透過欲望,反而能幫助我們瞭解自我,麵對生活的煩瑣與生命的睏頓。因此,本書以佛陀的“四聖諦”為架構,印度神話《羅摩衍那》為經緯,融會貫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並結閤個案研究,提齣各種實際建議,調和我們對欲望的矛盾觀點,讓我們對人類的欲望,有耳目一新的認識,進而通過欲望的驅力,達到身心靈的和諧與平靜。
書中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名為“欲望的渴求”,講述的是人麵對欲望的一般心理與反應;第二部分名為“執著”,說明人一旦瞭解世上絕無可以帶來滿足的客體時,將會産生何種變化;第三部分名為“執之止息”,它點齣,對待欲望,除瞭放棄與執著之外,仍有第三種方式能引領我們,讓精神驚人地成長;第四部分“欲望之道”告訴我們如何利用欲望而非為其所用,進而達到喜樂的境界。
很多宗教与神话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欲望,关于人性的讨论,亦是离不开欲望二字。关于欲望的探索与追寻,我们找着它的起因,似乎想从根源了解以便摆脱或者找到合适的理由告诉自己,欲望与生俱来身不由己。欲望带来三千烦恼,仿佛只要摒弃便会脱离万丈苦海。本书从...
評分 評分把佛洛伊德和释迦牟尼放到一起,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当然有了,他们都是探索人类灵魂的大师。尤其是两者都特别关注人类的欲望。不过对待欲望他们的看法可能截然相反。佛陀认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只有舍弃欲望才可能获得最根本的快乐。而佛洛伊德认为欲望是推动人类社会...
評分读《弗洛伊德遇见佛陀》 作者:苏术 没有任何祈祷的效果能胜过欲望。——汤姆.韦茨 开篇第一句,引用了汤姆.韦茨的一句关于欲望的话。开启欲望论的阅读旅程。 说起欲望,不经让我想起曾经抄写在笔记本开篇页面的那句话:“学会让欲望冷却。”很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妈妈不给我...
評分對欲望理解的二元對立到統一,神話和經典的意象解讀,反正我是打破瞭很多次元壁!異彩紛呈!!
评分擁抱欲望,超越欲望。
评分我就是想吐槽裝幀。把一本好書給毀瞭
评分欲望乃是最強有力的生命能量,可以疏導、駕馭它,為我所用。
评分一般,部分內容不知所雲,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