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痛

过去的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梅•萨藤,原名埃莉诺•玛丽•萨藤(Eleanore Marie Sarton,1912—1995),生于比利时,4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她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美国诗人、小说家,一生创作了50多部作品,拥有17个荣誉博士学位,曾在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多所大学教授过诗歌,1958年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梅•萨藤被誉为“人类精神的探索者”。她在前半生的教学与写作生涯结出累累硕果之时,选择了独自隐居,从喧嚣中抽身而退,面海而居,写作、沉思、倾听大自然的天籁、体悟孤独与人性的关联。

译者马永波,1964年生于黑龙江伊春,当代诗人、翻译家、学者。主要作品有《炼金术士》《存在的深度》《树篱上的雪》,译著有《美国诗选》《艾米•洛厄尔诗选》《史蒂文斯诗学文集》《1940年后的美国诗歌》,学术专著有《文学的生态转向》《美国后现代诗学》《英国当代诗歌研究》等。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梅·萨藤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541
译者:马永波
出版时间:2016-5
价格:57.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8184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孤独 
  • 梅·萨藤 
  • 独居 
  • 外国文学 
  • 日记 
  • 疗伤 
  • 理想国 
  • 美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著作等身的女作家、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梅•萨藤至诚之作,坦然讲述人生中的艰难时期,探讨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独居,正在成为很多人的主动选择。到2013年,我国独居人口比例已达14.6%,梅•萨藤的日记为向往独居生活的人展示了一种真实的生活范式:她一面读书写作、接受采访、出席讲座,一面照顾猫狗、接待好友、钻研园艺。数十年来,她的日记都是独居者的必读之书。

★梅•萨藤说:“孤单是自我的贫乏,孤独是自我的丰富。有两种人对我的作品极感兴趣——首先是生活孤独的人……而第二种,是还没有对生活做出承诺的年轻人,既在工作也在爱情方面。”

★梅•萨藤与同性伴侣朱迪相知数十年,却因对方患上奥兹海默症而痛失所爱。她在日记中回顾自己身为女性、身为作家、身为少数群体的人生,以及走出情感伤痛的历程。“一个人必须足够强大才能承认自己的需要,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关于本书】

梅•萨藤作为一位声誉卓著的作家,在诗歌、小说及非虚构领域均有建树,其中,日记构成了她写作中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本书收录了梅•萨藤的两本日记《过去的痛》(Recovering)与《梦里晴空》(After the Stroke),她在书中坦诚地记载了人生中的两段艰难时期:66岁,一段多年的感情走到了尽头,此时她不仅深陷抑郁症的泥潭,还接受了乳房切除手术,但 “打击唤醒了隐藏的力量”,她凭借坚韧的勇气继续阅读和写作、悉心打理自己的生活空间,最终以卓然之姿走出了困境。73岁,她不幸中风,却仍未被击倒,而是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汲取力量,深入思考自身与过去的关系,完成了一段精神与身体的康复之旅。

【精彩书摘】

★梅•萨藤追问孤独的意义:

相对于孤单,我一直非常得意于孤独——孤单是自我的贫乏,孤独是自我的丰富。

如果一个人确实选择了孤独,那一定有某种目的,而非仅仅是为了寻找自我;探索“个性”是这些日子的一个时髦概念,但至少有时显得像是纯粹的自我放任。一个人如何发现自己的个性?我的答案是通过工作和爱,两者都意味着给予而不是索取。都需要克制、自律以及一种无私,并且都是毕生的考验。

★梅•萨藤反思“忠诚’的含义:

如果一段二十年的婚姻中除了分担责任外已所剩无几,如果没有共同的内心生活,爱也很少有,如果双方都积聚了怨愤,如果没有给予和索取,那么这伴侣中的一方去婚姻外面寻找安慰和作为支撑的爱,你能说是行为不忠吗?我们到底忠于什么?我们必须对什么忠诚?

忠实于自我要比看上去更难。我看到周围有一半的人在这方面已经失败了。他们为了逃避痛苦而妥协,或是因为缺少勇气,或是出于责任感,为了保护他们已经不再爱了的什么人。

★梅•萨藤如此描述追寻自我的旅程:

温柔是心灵的优雅,正如风格是思想的优雅。

如果一个人能够以宽恕之姿走出与自己的斗争,那么透出的光芒可能炫人眼目。

穿越痛苦的惟一途径是经历它,吸收它,探索它,确切地理解它是什么以及它意味着什么。

没有相同的爱,也没有相同的死亡,相同的损失:这些路我们是要独自走的。

【媒体推荐】

“梅•萨藤独居于缅因州的约克,她的著作极为丰富……她不仅拥有令人着迷的深刻专注力,而且具备一种热情洋溢的天性。”《巴黎评论》

“梅•萨藤作品值得称道之处在于她自我揭露时的坦率与勇敢,以及她在披露内心世界时所表现出的惊人力量。”《卫报》

“在日记中,梅•萨藤不可忽视的技艺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她以这种形式取得了独特的文学成就。”《星期天时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读萨藤的这本书的时候,同时也在读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其中读到陆游的《小圆》,里面最后两句写道: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顿觉这不就是对自己未来的写照嘛:在这魔都生活十数载,最终也还是要归隐田园,到时免不得要跟山里的叔叔伯伯们学习种植技巧。 回到萨藤...  

评分

7月份奔波医院时,在理想国的公号里看到一篇《过去的痛》的摘抄。痛苦而脆弱的灵魂被那一篇直面痛苦的力量一击即中,就在Kindle上买了来看。看完《过去的痛》发现此书还有另外一部日记《梦里晴空》,中间断断续续到今天读完。 一个女性独居的老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写作,读书,...  

评分

梅﹒萨藤的日记《过去的痛》是有关女作家老年生活的日常记录,主要包括起居、友情、病痛、孤独死亡以及所带来的回忆片段。她说,之所以坚持写作“这是自我支撑的一种方式”“过去像一股潮汐般升起,一次又一次用不能应付的回忆淹没我。……当我被过去压倒时,我试着迫使记忆重...  

评分

梅﹒萨藤的日记《过去的痛》是有关女作家老年生活的日常记录,主要包括起居、友情、病痛、孤独死亡以及所带来的回忆片段。她说,之所以坚持写作“这是自我支撑的一种方式”“过去像一股潮汐般升起,一次又一次用不能应付的回忆淹没我。……当我被过去压倒时,我试着迫使记忆重...  

评分

读梅•萨藤的独居日记是很特别的阅读体验,看一个人如此坦诚地披露自己的痛苦,剖析内心的焦灼,并感受她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在日常生活的描述中常有沉淀的哲思闪光,这让我在看的时候就会油然而生出一份亲近感,去思考她的人生智慧与勇气,同时我也特别能体会她从记日记这...  

用户评价

评分

日记,货真价实的日记。一开始读,觉得平淡而纯美;读着读着,渐渐有些不耐烦,觉得琐碎而敏感;上豆瓣来看评论,友邻说,“要像刷豆瓣广播一样就能读下去”,哎,不错,学习了,果然又能读进去了,而且间或能“刷”到一两条很有意味、很想点赞的“广播”;又读了些日子,怎么这么厚总读不完?五百多页啊,好累,算了,取关了。——不管怎样,如果你带着平静的心绪,有充足的时间,尤其关心女性的孤独与成长,不妨耐心来读,内容虽缺乏戏剧性,但却是很有力量的。

评分

实际上,它是由两部日记组成的,分别写于作者六十七岁和七十四岁时。第一部《过去的痛》明显要更耐读一些。作者独居于海边,开始日记的动因是整理失恋带来的伤痛,一种对自己生活与情感的整理和恢复。书里的自然描写都很棒,对生活里种种受挫的情绪,孤独,失败,种种思考也很有意思,相对来说,关于朋友的来访就显得乏味一些。而第二部的前三分之一全沉浸在烦躁的病痛之中,后三分之二被接二连三的访问塞满,因此也失色了一些。三星半。

评分

对生活的碎碎念

评分

萨藤可能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作家,总是期望在家务、园艺、宠物和写信中创造某种圣礼般的秩序。细细读来,不难察觉到这是一连串孤独的仪式,正如日记中的四季轮回和命运起落。然而,被乏味琐事埋葬的不仅仅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也是这两本巨厚日记的读者。

评分

2017已读03,听着Lotte Kestner读完了这本书。一月份的打卡书一直拖到三月才读完也是令人雪崩。收录的两部日记都是记录了作者与衰老、孤独、病痛相处搏斗的历程,还有内省探索自我的累累硕果与顿悟,阅读时也跟着感受与顿悟。“痛苦是最伟大的教师······足够奇怪的是,痛苦总是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把我们引向他人,而快乐或幸福在某种程度上却使我们孤立”。这样的共鸣很多。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一个人只要热爱阅读,渴望写作,都会比常人更在意自己的个人时间,个人空间还有生活的秩序感。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个人时间极度丧失,那种感觉产生的焦虑与烦躁常常难以平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