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雜憶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紀實文學 文革紀實 十年 中國近現代史
發表於2025-02-02
牛棚雜憶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評分《牛棚雜憶》是季羨林在牛棚生活的迴憶錄。前麵他的“十年浩劫”文革時期被批鬥的前前後後。文中用瞭加引號的褒義詞,比如“自己的組織”、“覺悟高”,也經常把一些貶義詞加上引號來形容自己,比如“罪行”、“敵人”。不過季羨林文字功底非常深厚,隨時引經據典,各種書籍中的引用,我很喜歡。牛棚寫完,附上幾篇小文,懷念瞭巴金、鬍適之、老捨等很多友人,也懷念瞭自傢的貓,自己的親人和愛人。整本書盡是情,他的愛國之情,他的親情和友情,我發現越是老人,越深情。書看到最後,我突然崇敬起來。他是有信仰的人,憑著這意誌讓世人佩服。2019年,他離世已整十年,但他留下精神以及作品依然被世人傳閱並屹立不倒。
評分要論記敘以及反思反右及文革時期的文學作品,刻骨銘心的還是楊顯惠的《夾邊溝紀事》,其次還有馮驥纔的《一百人的十年》,季老一直覺得沒有入眼的反思作品纔被迫動筆,但若真的看瞭楊顯惠怕會打消此想法吧。當然,雖北大牛棚沒有飢寒交迫的生死考驗,但對於韆韆萬萬的受害者而言,都是慘痛的經曆與教訓
評分要論記敘以及反思反右及文革時期的文學作品,刻骨銘心的還是楊顯惠的《夾邊溝紀事》,其次還有馮驥纔的《一百人的十年》,季老一直覺得沒有入眼的反思作品纔被迫動筆,但若真的看瞭楊顯惠怕會打消此想法吧。當然,雖北大牛棚沒有飢寒交迫的生死考驗,但對於韆韆萬萬的受害者而言,都是慘痛的經曆與教訓
評分《牛棚雜憶》是季羨林在牛棚生活的迴憶錄。前麵他的“十年浩劫”文革時期被批鬥的前前後後。文中用瞭加引號的褒義詞,比如“自己的組織”、“覺悟高”,也經常把一些貶義詞加上引號來形容自己,比如“罪行”、“敵人”。不過季羨林文字功底非常深厚,隨時引經據典,各種書籍中的引用,我很喜歡。牛棚寫完,附上幾篇小文,懷念瞭巴金、鬍適之、老捨等很多友人,也懷念瞭自傢的貓,自己的親人和愛人。整本書盡是情,他的愛國之情,他的親情和友情,我發現越是老人,越深情。書看到最後,我突然崇敬起來。他是有信仰的人,憑著這意誌讓世人佩服。2019年,他離世已整十年,但他留下精神以及作品依然被世人傳閱並屹立不倒。
季羨林(1911-2009),山東臨清人。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語係,翌年作為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迴國在北京大學東方語言係任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長、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對印度古代語言、印度古典文學、印度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關係等方麵有精深研究,著作頗豐,有《中印文化關係史論叢》、《羅摩衍那安探》、《今譯》(閤著),譯有《沙恭達羅》、《五捲書》、《羅摩衍那》等。
读书本来就是很个人的事情. 所以看到楼上某位的评价,也不能生气. 对于这本书,我要说.我被老先生的一句话感动了. 他说:"我不憎恨那个年代,因为我知道,我在他们的位置上,做得未必会比他们好."
評分书名是《牛棚杂忆》,实际还包括了《书斋杂录》和《病榻杂记》两部分,不过,只看《牛棚杂忆》就够了。 季老的杂忆,把绝大多数的人名都抹去了。可是越是这样,越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倒想刨根问底的挖出那些当时的风云人物来。就像季老写的,很想知道那些当时打打抄抄的浪尖上的...
評分寂寞无处不在,唯一这一刻,我留住了自己 之前未曾拜读过这一位经历了1911-2009近百年的世纪老人-季老的作品,多是怕自己理解不了他那温厚的笔墨,那哲学家的豁达思想,那“非人”的折磨过去,怕自己会隔着纸张也受不住那般情景,而今,在自己特别想要了解那十年的始末之时,有...
評分 評分我读的季羡林的第一本书就是《留德十年》,彼时我也在德国,看完才知道伟大的人物之所以那么伟大,不仅仅是他的作品,还有那不屈不挠的毅力,不卑不吭的人格。留德十年里只记得他二战期间又在挨饿,但是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他不知道哪里弄来了糖,面和鸡蛋。这么珍贵的东西他没有...
牛棚雜憶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