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贯惠美子(Emiko Ohnuki-Tierney),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人类学系教授,以历史人类学、象征人类学见长。早年研究底特律的华人,后转向阿伊努人,再转向日本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多次获古根海姆和其它学术奖。主要作品有:《神风特攻队日记:反思日本学生兵》(2006);《神风特攻队、樱花与民族主义:日本历史上美学的军国主义化》(2002);《作为自我的稻米:日本人穿越时间的身份认同》(1993);《穿越时间的文化:人类学的路径》(主编,1990);《作为镜子的猴子:日本历史与仪式的转化》(1987);《当代日本的疾病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1984);《萨哈林岛阿伊努人的疾病与治疗:一个象征解释》(1981)等。
二战末,尽管日本正面临战败,为什么一万多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兵”自愿加入“神风特攻队”的行列?在这部关于日本极权主义意识形态中象征主义和美学的角色的迷人研究中,大贯惠美子展示了国家如何操纵日本人历史悠久的樱花的象征,来说服人们为天皇“如美丽的飘零的樱花”那样死去是一种荣誉。
依据从未用英文发表的日记,大贯惠美子描述了这些年轻人的痛苦,甚至是对帝国意识形态的反抗。这些神风特攻队员们热情地献身于世界主义的知识传统,因此他们不是以军事眼光来看待樱花,而是视之为一种痛苦的美丽以及他们悲剧性信仰生活的未解心结的象征。以日本为例,作者重新理解了象征交流、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实际的运作。
每次从人类历史这一宏大叙事的视角来看个体的人时,总令人感慨。泪点低如我,在看《神风特攻队、樱花与民族主义》时,不禁鼻头发酸。在许多人印象中一群自愿执行自杀性攻击的士兵们,其背后也有着如此的复杂且矛盾的情感。其中当然不乏被天皇制军国主义成功洗脑的士兵,他们心...
评分【一年一度看樱花】 不多久,一年一度樱花盛开的季节就要到来。樱花在中、日两国都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在日本尤盛。每当樱花即将盛开之际,日本各地都会在樱树种植的道路两旁,用醒目的指示标记在地上划分好场地,届时供市民赏花之用。由于公共资源有限,使用全凭先来后到,在...
评分金句 没有人可以活在文化的真空中,每一个人都必然被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裹挟在历史的洪流中。 1、让这些年轻人自愿赴死的不是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而是被美化了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 2、日本人相信樱花是日本独有的花,吟诵日本独有的樱花,就是吟诵日本,是一种文化自强...
评分金句 没有人可以活在文化的真空中,每一个人都必然被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裹挟在历史的洪流中。 1、让这些年轻人自愿赴死的不是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而是被美化了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 2、日本人相信樱花是日本独有的花,吟诵日本独有的樱花,就是吟诵日本,是一种文化自强...
评分【一年一度看樱花】 不多久,一年一度樱花盛开的季节就要到来。樱花在中、日两国都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在日本尤盛。每当樱花即将盛开之际,日本各地都会在樱树种植的道路两旁,用醒目的指示标记在地上划分好场地,届时供市民赏花之用。由于公共资源有限,使用全凭先来后到,在...
翻译的很差, 作者非常生硬的想把樱花和日本军国主义的过程结合起来,尤其第一章,各种莫名其妙 关于天皇的地位 不同意 不是立宪就能让树立天皇在百姓心中的位置 千百年来的帝王 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 稻米代表农业生产力这个因果关系 敢不敢再生硬点 整个第一章,对于樱花的象征意义,解释的非常牵强且生搬硬套。
评分其实写的还是缺少一些层次感,照大贯这么写,有关樱花的叙述可以套用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国花和该国国民心态的联系上。这样得出,战死的日本青年不是为军国主义而死,是为樱花而亡的结论,实在过于浪漫。
评分直到现在 依然停留于零乱言说的悔恨中,渴望 竭尽全力,结局却永远支离破碎。慰藉与失落,起起伏伏。
评分可怕,人实在是容易扭曲,美,血可以融合为惨剧
评分以象征的“误识”来解读不同意义领域内对樱花的认识,极为精彩:第一层面是文化象征在历史中的动态,即樱花由“生命”、“生殖”转变为了军国主义权力视野里的“为天皇奉献生命”的意义;第二层则是“全球”与“地方”互动的结果,作为精英知识分子的神风特攻队队员,在受西方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浪漫派等影响下,所形成的理想主义及自我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驱使其能够认清军国主义掩饰下的政治民族主义,思想上试图抵御意识形态浪潮,但行动上却囿于自我对死亡、纯洁的至美追求,而又为军国主义进行着再生产。除去精辟的论述,书中所展现的特攻队队员的个人阅读史及思想痕迹,令人叹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