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貫惠美子(Emiko Ohnuki-Tierney),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人類學係教授,以曆史人類學、象徵人類學見長。早年研究底特律的華人,後轉嚮阿伊努人,再轉嚮日本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多次獲古根海姆和其它學術奬。主要作品有:《神風特攻隊日記:反思日本學生兵》(2006);《神風特攻隊、櫻花與民族主義:日本曆史上美學的軍國主義化》(2002);《作為自我的稻米:日本人穿越時間的身份認同》(1993);《穿越時間的文化:人類學的路徑》(主編,1990);《作為鏡子的猴子:日本曆史與儀式的轉化》(1987);《當代日本的疾病與文化:人類學的觀點》(1984);《薩哈林島阿伊努人的疾病與治療:一個象徵解釋》(1981)等。
二戰末,盡管日本正麵臨戰敗,為什麼一萬多名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兵”自願加入“神風特攻隊”的行列?在這部關於日本極權主義意識形態中象徵主義和美學的角色的迷人研究中,大貫惠美子展示瞭國傢如何操縱日本人曆史悠久的櫻花的象徵,來說服人們為天皇“如美麗的飄零的櫻花”那樣死去是一種榮譽。
依據從未用英文發錶的日記,大貫惠美子描述瞭這些年輕人的痛苦,甚至是對帝國意識形態的反抗。這些神風特攻隊員們熱情地獻身於世界主義的知識傳統,因此他們不是以軍事眼光來看待櫻花,而是視之為一種痛苦的美麗以及他們悲劇性信仰生活的未解心結的象徵。以日本為例,作者重新理解瞭象徵交流、民族主義和極權主義意識形態及其實際的運作。
【一年一度看樱花】 不多久,一年一度樱花盛开的季节就要到来。樱花在中、日两国都是著名的观赏花卉,在日本尤盛。每当樱花即将盛开之际,日本各地都会在樱树种植的道路两旁,用醒目的指示标记在地上划分好场地,届时供市民赏花之用。由于公共资源有限,使用全凭先来后到,在...
評分每次从人类历史这一宏大叙事的视角来看个体的人时,总令人感慨。泪点低如我,在看《神风特攻队、樱花与民族主义》时,不禁鼻头发酸。在许多人印象中一群自愿执行自杀性攻击的士兵们,其背后也有着如此的复杂且矛盾的情感。其中当然不乏被天皇制军国主义成功洗脑的士兵,他们心...
評分 評分 評分由于版权的缘故,读书笔记不能粘贴原文,很想分享的几段材料就不贴了。本书有几个方面很在意,也有共鸣,支持和同意作者的一些看法,以及虽然我觉得作者只是从学生兵的角度解读了文本和象征,不能够代表广大的市民阶层,底层人民,狂热的军人等复杂多样的群体。但她做到了对象...
直到現在 依然停留於零亂言說的悔恨中,渴望 竭盡全力,結局卻永遠支離破碎。慰藉與失落,起起伏伏。
评分關於象徵符號從文化美學領域滑嚮政治美學並且被利用進行瞭很清楚的闡述,猶疑不決、浪漫主義,學生們看穿瞭政治卻看不穿自己;全書的目標非常明確,整體來說,第一部分,第三部分還有最後的結論好過其他幾章,關於材料細節也就是這些學生的心理還有更多想知道的地方;
评分斷斷續續讀完,心情沉重,閤眼想到的就是和我同歲而死在神風飛機上的那些比我讀過更多書的日本學生。章一是櫻花的象徵史,章2-4從天皇製、櫻花作為軍人象徵以及民眾的軍國體製呈現曆史背景,穿插諸多戲劇、立法等例子;章五是神風特攻隊的曆史背景;主要史料在章六是五位特攻隊員的日記和閱讀(附錄)。7-8是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9比較理論,布迪厄色彩濃厚,櫻花介入略有過度之嫌。最引人思考的是,這些飽讀日西中經典作品的青年精英,在懷著對當局意識形態濃厚懷疑、秉持國際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同時,卻仍因其愛國主義而毅然選擇坐上飛機。看我輩真勝過他們嗎?學到不少東西,這本書不怎麼給日戰洗地。【我不是洗地黨
评分其實寫的還是缺少一些層次感,照大貫這麼寫,有關櫻花的敘述可以套用到任何一個國傢的國花和該國國民心態的聯係上。這樣得齣,戰死的日本青年不是為軍國主義而死,是為櫻花而亡的結論,實在過於浪漫。
评分直到現在 依然停留於零亂言說的悔恨中,渴望 竭盡全力,結局卻永遠支離破碎。慰藉與失落,起起伏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