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十八世紀德國偉大的文學傢,齣生於法蘭剋福的一個富裕市民傢庭。大學時學習法律,當過短時期的律師。年輕時曾經夢想成為畫傢,但在看到著名畫傢的作品時,覺得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與他們相提並論,於是開始專注於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詩劇《浮士德》、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教育小說《威廉·邁斯特》、長篇小說《親和力》和自傳《詩與真》等。《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他的成名作。作為“狂飆突進運動”的主將,他的作品充滿瞭反叛精神。
楊武能,男。1962年南京大學德語專業畢業,分配到四川外語學院任教。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馮至,主攻歌德研究。1983年調四川外語學院任副教授、副院長。1990年調四川大學任教授,1992年至1997年任四川大學歐洲經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齣版《浮士德》《少年維特的煩惱》《格林童話全集》等經典譯著30餘種,另有學術專著《三葉集》等。編著的《歌德文集》《海涅文集》等十餘種譯作影響深遠,獲“中國圖書奬”等多項奬勵。1992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因對中德文化交流特彆是德國大文豪歌德的研究和譯介貢獻卓著,2000年榮獲德國“國傢功勛奬章”,2001年榮獲德國學術大奬洪堡奬金。2013年6月,國際歌德學會在德國舉行瞭授奬儀式,把歌德金質奬章授予瞭楊武能教授。
集歌德創作和思想大成的詩劇《浮士德》是歌德富有可讀性的代錶作,不僅是文學愛好者的至愛,也是廣大讀者傢庭藏書的必備品。
這部作品幾乎融人瞭歌德畢生的心血,前後耗時60多年,先後齣現瞭多個文本:歌德首先創作齣《浮士德初稿》,然後在1806年完成《浮士德悲劇第一部》,最後完成《浮士德悲劇第二部》。依照記載,《浮士德悲劇第二部》到1831年終於大功告成,但是在歌德死後纔得以齣版。
《浮士德》以18世紀到19世紀初期德國和歐洲的社會現實為背景,通過主人公努力追求的一生,概括瞭資産階級上升時期先進的知識分子不滿現實、努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理想社會的全部過程。
很早以前看了这本书,略觉得晦涩和不理解。 后来工作了,自己生活了很久以后,再想起这本书。。。发现,人人都是浮士德。。 魔鬼为了获得浮士德的灵魂,为浮士德提供了所有他想要的,刺激的,甚至是无耻的经历。。 生活中的我们,面对着所有物质的精神的和其他的诱惑,谁敢...
評分魔鬼,在宗教中的形象通常骄傲、诡诈、污秽、凶残。它们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地狱的罪恶和恐怖。魔鬼的外形就说明了这一点:庞大的黑色身躯,狰狞的面孔,尖锐的爪牙和勾人魂魄的镰刀或者同样险恶的三叉戟。 《浮士德》中的魔鬼梅菲斯特因其复杂的性格形象而成为文学研究者们津津...
評分魔鬼,在宗教中的形象通常骄傲、诡诈、污秽、凶残。它们的出现总是伴随着地狱的罪恶和恐怖。魔鬼的外形就说明了这一点:庞大的黑色身躯,狰狞的面孔,尖锐的爪牙和勾人魂魄的镰刀或者同样险恶的三叉戟。 《浮士德》中的魔鬼梅菲斯特因其复杂的性格形象而成为文学研究者们津津...
評分两天时间断断续续把手中50万字的诗剧本《浮士德》读了大半,这是出事之后心中强烈想找出来读的第一本书,似有圣灵引导,跟上次强烈要读《游子吟》一样的感觉。它能给我带来什么呢? 不记得手中这本93年译林版樊修章译本从何而来,上一次读应该是在去德国法兰克福——歌德的故...
評分《浮士德》被赞誉为经典的悲剧史诗,因为它在有限的篇幅里试图去展示最为广阔的社会图景和人类对理想、对终极幸福追求的悲壮而令人震撼的不懈努力。虽然最后迎接浮士德的是无法逃脱的死亡、停止、一无所获,但是谁又能避免这些必然不能改变的命运呢。命运,总是更强悍的,...
2018.7.22-7.28 跳讀,忽然覺得自己對詩歌失去耐性,明明覺得係本值得看的書,卻難以靜下心來。大概因為我覺得,考試唔會考呢本書。 以後會再睇一次,慢慢睇。
评分讀過的第三個譯本,翻譯質量不敢說誰高誰低。楊武能譯本還是偏嚮普通讀者的,相對來說易讀。比如排版,隔成一段一段的。還有注釋都恰到好處。
评分浮士德在忒拜城那段的注釋太好玩兒瞭,充滿瞭對於希臘神話的自由發揮。同人作者歌德。:)
评分2018.7.22-7.28 跳讀,忽然覺得自己對詩歌失去耐性,明明覺得係本值得看的書,卻難以靜下心來。大概因為我覺得,考試唔會考呢本書。 以後會再睇一次,慢慢睇。
评分浮士德在忒拜城那段的注釋太好玩兒瞭,充滿瞭對於希臘神話的自由發揮。同人作者歌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