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891.12.17—1962.02.24),安徽绩溪人。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对民国时期整个社会的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910年官费留学美国
1917年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2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
1938年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5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逝于台北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深刻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评分 评分胡适是从小就知道的民国“名人”,但是从来没看他写的东西。只是上学时候,老师评价胡适才不是最有见地的文人,民国时期首推严复。而且我也零丁看过一些对胡适的“批判”,大意都是他配不上那些响亮的名号。 去中文大学听讲座,演讲厅楼下有间香港罕见的宽敞明亮整洁的书店,抱...
评分调皮的同桌,浪漫的天才,儒雅的斗士,孤傲的雅士,读完《胡适 四十自述》后会最想用这几个词来形容他;“读着读着就会笑出声来”是经常有的状态,在我有限的阅读中,这样的阅读状态还是第一次。 明明是六十多年前的私人回忆录,如今读起来依然会惊叹于作者思想的先进性,很多...
翻进去,用铅笔写着“7/23 02:53 阅”翻看了几页发现自己忘的差不多啦,书籍应当常阅常新。
评分写的真是太好太有趣了。非常非常想一口气看完,硬是憋了两天。 胡适是一个真正追求自由的真诚的人,太喜欢他了。
评分胡适是我读过对无神论学说阐释最深刻的学者,虽然不能赞同他的学说,但仍佩服他“一个读书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评分读四十自述最大感受是认识了白话文的普及过程,感谢过去为白话文的推广做出贡献的人,没有他们可能我们今天说话作文还是古文,最多是明清时期小说那样半文半白。但是也正因为白话文,所以今天我还是没法静下心,也没有特别好的基础去读古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评分胡适是我读过对无神论学说阐释最深刻的学者,虽然不能赞同他的学说,但仍佩服他“一个读书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