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铭,毕业于厦门大学,后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著有《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逝去的繁荣》等,近作有Grassroots Charisma:Four Local Leaders in China(与Stephan Feuchtwang合著)及《王铭铭自选集》。
为什么标题是——中国人类学发展任重道远呢?因为我是在读了《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这本书之后看的这本,真的感觉,中国的人类学发展与欧美还有太大的差距。 特别是因为先读了《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是一本美国人类学教授写的导论教材(给非人类学专业学生),其思维模式其论点...
评分 评分有机会在国外生活4年。读该书的目的是想可否借鉴人类学视角了解下所在国的人在观念和行为与中国人有何不同,期望人类学能够给我一个思维或认识的框架。 一、为何有人类学? 产生于近代西方的社会科学,部分反映了近代西方中心的民族国家体系的部门化。教育学对应人的社会再生产...
评分“同与不同”正是本书第七章第五节的标题。我向来喜欢看写作的人谈自己,或许正因为此,我觉得第七章是本书最精彩的一章。最开始,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去法国做田野调查的动机,从而引出了东西方比较研究视野下一个经久不衰的命题:东方人有“祖先崇拜”,而西方人没有。接下来...
评分这是一本人类学入门的必读书目,深入浅出。说实话,如果没有一定社会人文基础素养的读者,读此书也会感觉较吃力。 在北大听王铭铭讲课,教室看见好多学生捧读此书,回来也找来翻阅,细读发现其中话语与课上讲的相似,所以,听课算是帮助我读懂的关键吧。 曾翻过林惠祥的《文化...
或许被领入门者无从评价入门级书称职与否,等入门后再改评价吧
评分前面还挺读得进去的,后面脑子就有点乱了。不过终于为一直不知为何喜欢关注“人”并且喜欢往各国村里跑的自己找到了一个原因。
评分不知道,不过反正不是剽窃,更不是剽窃后被人抓包
评分前面还挺读得进去的,后面脑子就有点乱了。不过终于为一直不知为何喜欢关注“人”并且喜欢往各国村里跑的自己找到了一个原因。
评分@2118495 推薦SOAS畢業的王銘銘,倫敦是人類學研究大本營之一呀。入門書差強人意,方法論不夠清晰,然而人類學令人沈迷的,是對「他者」「傳統」「多元」「田野」的尊重,和「沈浸在當地生活的細微細節裡…移情式的理解求知文化的本質」。#壹柒讀#08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