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1885-1967),原名櫬寿,字星杓,又名启明,号知堂,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并与其兄鲁迅、林语堂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钟叔河,湖南平阳人,湖南出版集团编审(已离休),十余岁起即喜读周作人文。1963年起和周氏通信。20世纪80年代初在岳麓书社任总编辑时,即开始印行周氏自编文集。1986年编辑出版了《知堂书话》和《知堂序跋》。1991年作《周作人丰子《岂儿童杂事诗图笺释》。1995年编辑出版了四卷本《周作人文选》。1998年编辑出版了十卷本《周作人文类编》.本人著作有《走向世界》、《从东方到西方》、《念楼集》、《偶然集》、《钟叔河散文》、《念楼学短》等。
《知堂书话(套装共5册)》收录周作人谈书的文章,周作人精通日文、希腊文、英文等多国语言,涉猎极广,《知堂书话(套装共5册)》中所谈涉及中、日、英、法、德、意等多个国家的书籍,以及这些书籍的各类译本。在畅谈与各种书籍的不解之缘的同时,也融合了其对战争、妇女、儿童等社会问题的看法,笔墨散淡、清爽,文风隽永,篇目多短小精悍,可读性极强,对读者了解我国及他国已散佚书籍、同一书籍的各类版本及上个世纪的社会状况和现实生活也有一定帮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知堂书话(套装共5册)》由岳麓社初版后,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此次重订再版,由最初选编周作人作品集的钟叔河先生在以往版本的基础上增删篇目,重新分类编订,分为“收入曾自编文集或译文集的文章”和“未入集的文章”两大类,每类分别按写作或发表时间排列,共五册。
明清旧小说知堂老人爱读,我也爱读。知堂老人说,作文要通,应该从读小说开始。很有些道理。其实不光是作文,要想“通”中国的旧文化旧学识,从明清旧小说开始应是条终南捷径。这话不是夸张。我自己现在还懂那么一点文史知识,对传统文化还有那么一点兴趣,就是拜少年时...
评分古语说,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周氏三兄弟分别名树人、作人和建人,都是颇有“建树”,但“作人”方面则不尽相同。周建人的文字,除了不多几篇关于鲁迅的回忆文章,几乎没有读过,周作人却是很钟爱的。 书架上有好几本周作人的书,《知堂书话》(上下卷)、《雨天的书...
评分古语说,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周氏三兄弟分别名树人、作人和建人,都是颇有“建树”,但“作人”方面则不尽相同。周建人的文字,除了不多几篇关于鲁迅的回忆文章,几乎没有读过,周作人却是很钟爱的。 书架上有好几本周作人的书,《知堂书话》(上下卷)、《雨天的书...
评分知堂老人著译浩繁,读其全集几无可能,唯勉强读了几本他的小集子。我最喜者是他的书话,平白贴切,没有一句浮夸,说的全都是老实话。然则,他绍介书籍的篇章大都散在其他集子里,搜寻不易,钟叔河先生编订的《知堂书话》大大满足了我等读者的渴慕之心,可谓功德无量。 《知...
评分品相与内容俱佳。周作人的文章自不必说,就此书装帧设计而言也很不错。
评分很快地看過一遍,每篇文章幾乎都提到了許多人名、書名,還有地名和典故,我得列個電子表格整理一下纔行,這需要細讀。小開本,每一冊都很輕便,適合捧着讀上幾篇。強烈建議朋友們看看這套書。
评分很快地看過一遍,每篇文章幾乎都提到了許多人名、書名,還有地名和典故,我得列個電子表格整理一下纔行,這需要細讀。小開本,每一冊都很輕便,適合捧着讀上幾篇。強烈建議朋友們看看這套書。
评分周作人的文章就是自己不同意他的某些具体观点读起来也没有半点反感,真是厉害啊
评分我对装帧不太苛刻,但是岳麓没动脑筋,书页容易从中间扯脱。知堂的文字很灵活,每篇见报其实多少是有预设读者的,不过却那么自然,果真腹有诗书气自华,几千本书嚼烂后才有这娓娓道来的悠闲姿态。生花妙笔的背后是急迫的生存状态,薄薄纸面可能隔绝了我们太多美好想象。书籍就有伟大的能量保障人们不会失魂落魄,每当颓倾的形势发生,总会有高大形象在心里跃起托举无力疲惫混乱茫然的躯体,所谓“言灵”者也。所以实在说不清散散漫漫的文字究竟如何阅读,一连十篇必然是腻的,常置案头又未免对不起其他大佬,只好胡乱一通读个七零八落得个大致印象和含含糊糊的好。钟叔河说得不错,闲书用来“舔眼救馋,掬水降火”,功能降格为了本能。还多少留存趣味,知堂是对着文字写文字,来得更加精炼,像是滤筛过多遍的净水,生饮猛吞洗刷胃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