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民族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辽王朝,在世界历史舞台上亦曾扮演过重要角色。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出土之初无人能识,解读这种死文字号称绝学。传拓碑刻亦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国粹。
本书详细叙述了契丹文字碑刻陆续出土的原委;全面实录了作者数来历经千辛万苦寻访并传拓这些碑刻的历程;生动记载了作者经史学大师翦伯赞先生点拨,通过自学踏入职业研究契丹文字领域的心路历程以及作者与赝品打交道的经历。附录《已经释读的契丹小字语词》将已释读的契丹小字与汉字语义对应,为初学契丹小字者提供门径。
这是一本学习拓碑技术的入门书,一块初学契丹小字的敲门砖,一本甄别辽代文物的参考书,一部契丹文字绝学重光的学科史。
刘凤翥,字潜龙,1934年11月7日生,河北省盐山县千童镇王朴庄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门化,同年考取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此所1977年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古代民族史专业的研究生,师从陈述(字玉书)教授。毕业后留民族研究所工作,逐步升至研究员兼研究生院教授。主要从事辽史和契丹文字的研究。2009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聘为绝学(契丹文字)的学科带头人。著有二十五史新编中的《辽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契丹文字研究类编》(中华书局2014年12月北京版),合著有《契丹小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近年兼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学术顾问、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鉴定委员会学术顾问、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曾在北京大学给历史系研究生讲授“契丹文字研究”的课程。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原来拓碑是这么精密的活,之前真是想得太简单了。
评分是刘凤翥先生研究契丹文字的自述稿。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先生对于自学一种新文字过程和困惑的叙述,令我感同身受而深有启发。
评分记日记就是有好处,好多细节都能查找,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刘数十年钟情于拓碑,为契丹文字奔走,又出《类编》惠及学林。大部分人看来枯燥的事情,老刘却能找到乐趣。也许这就是学问的魅力。
评分中生代的考古学者生涯记述。1970年代干校生活,幸耶不幸邪。
评分以拓碑为串联的个人学术史。外行看热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