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 1862-1937)出身纽约名门望族。和她的朋友亨利•詹姆斯一样,她在家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多次出国旅行。1885年她和一个比她大十三岁的波士顿富豪爱德华•华顿结了婚。此人性格虽好,但他们却很少共同之处,几年以后,爱德华患了精神病,最终导致了他们的离婚,从此以后,伊迪丝长住巴黎,直到1937年去世。华顿起初是为了排遣上流社会家庭生活的苦闷而开始写作的。她从1880年开始发表小说,1889年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问世,获得了意外的成功。1905年长篇小说《快乐之家》出版,使她成了20世纪前二十年最受欢迎的美国作家。1920年出版的《纯真年代》为她获得了普利策奖。她一共写了十九部中长篇小说,出版过十一本短篇小说集,还有大量的非小说作品。
纯真年代》是美国著名作家伊迪丝•华顿的代表作,曾获得1921年普利策奖。书中主要情节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那是华顿度过童年与青春的地方,她在那儿长大成人,进入社交界,订婚又解除婚约,最后嫁给波士顿的爱德华•华顿,并度过了婚后的最初几年。时隔40年后,作为小说家的她回顾养育过她也束缚过她的那个社会,她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亲切的眷恋,又有清醒的针砭。
The loss of innocence ---afterthought of The Age of Innocence When Ellen’s back with the hope of finding a shelter in her family, the people around her put much pressure on her despite her beautiful will of settling down after undergoing an unhappy marri...
评分《纯真年代》极好地反映了那个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纽约上流社会,思想守旧而礼数苛刻,庄严肃穆中暗藏着危险。在这种环境中长大成人的纽兰,思想上有一些反抗的气息,自然被焕发着精神自由的埃伦所吸引。只可惜,纽兰的反抗只停留在内心,在现实面前,他是个地道的懦夫、...
评分纯真年代根本是一个可以用一句话说完的俗套故事——这点和十年前同样让我泣不成声的《似水年华》很像。不止是风格,情节也类似纠结——麦克尤恩《最初最后》的中文译本后面有几篇跋,其中一句深得我心:大意是说这类创作的相似度可以很高,因为每个人写作时都带入了曾经作为读...
看了微博上的书评买了书来看,梅是一个传统的上层社会乖乖女心机深沉的形象,艾伦是一个新社会女性的形象。从两性关系角度来说,艾伦在婚恋关系中是匹配比男主更有地位与魅力的男性,梅特别担心失去男主也说明梅的伴侣价值低于艾伦以及纽兰。主题句是“老规矩有它的好处,新秩序也有它的好处。”
评分保留住自己和别人那些尊严的爱情,才不会沦为苟且吧。作者笔触太好了!
评分作者不愧是贵族出身,对上层社会的描写鞭辟入里。结局的克制与感伤也很有那个年代的味道。
评分百感交集
评分2019.11.8重温,为译者的语言之美折服,或许是这内敛优雅的翻译赋予了这个故事更多高贵优雅和无限遐思。 ――――― 只言片语,暗流涌动。纯真年代,君心婉转。这含蓄又内敛的文笔,让人怎么不心动。也许是经历诱导,我沉醉于艾伦的魅力,这个拥有无比深邃内心的女人,是阿切尔失去的了人生。掩卷长叹,心碎无痕,为着那失去的,闪耀年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