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九讲

中国艺术史九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方闻,美术史家。先后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座教授、艺术考古系主任、普林斯顿艺术博物馆主席(主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绘画部的特别顾问等职务。致力以“风格分析”的方法来解决中国古代书画的断代问题,主要出版有《夏山图:永恒的山水》、《心印》、《超越再现:8-14世纪的中国绘画与书法》、《中国书法:理论与历史》和《两种文化之间》等专著

出版者:上海书画出版社
作者:方闻
出品人:
页数:249
译者:谈晟广
出版时间:2016-8
价格:6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911792
丛书系列:方闻中国艺术史著作全编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方闻 
  • 艺术 
  • 美术史 
  • 中国美术史 
  • 美学 
  • 中国 
  • 历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收录艺术史家方闻分别在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府所做的讲演录九篇。九篇讲座各有不同主题,但事实讲的却是同一个“故事”。成功使中国艺术史在美国一流大学扎根并成为一门重要学科的方闻教授,始终抱定他的艺术史普遍性观念:“确信中国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表现方式的独一无二性。”这种“独一无二性”,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即“作为一个艺术史学家,我迫切感到需要发展一种‘讲述’中国艺术史的表达方式,你愿意的话可将其表述为中国艺术史的‘故事’。”“故事”讲述的主线就是:一个时代的艺术何以展现一个时代的文化史?这样的疑问也就是方闻教授最终要解答的——“艺术即历史”(Art As History)。

方教授反复强调——中国艺术历史的“故事”终究不会终结;我们在现代艺术史学科范围内观照亚洲艺术,是想对世界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有所贡献;21世纪新视野的开拓,将使古典中国艺术和历史的宝贵财富,成为有待开发的深厚而渊博的文化资源,而且还有可能成为重建现代生活和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艺术何以是历史——方闻中国艺术九讲》系上海书画出版社“方闻艺术著作系列”之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方闻先生有大视野~

评分

方闻先生有大视野~

评分

原文第205页:“借裸体人物来体现柏拉图在《工具论》(Organon)中所谓的‘理想’主义。” 这里引用的观点确实来自柏拉图,但并非源自《工具论》一书。因为《工具论》的作者是亚里士多德。 方闻先生的著作让我受益良多,不过这本书是讲座合集,所以内容有很多重复之处,但其中...  

评分

方闻先生有大视野~

评分

方闻先生有大视野~

用户评价

评分

专业术语太多,读得十分吃力

评分

方闻认为中国山水画从唐宋“客观”性转变到明清“主观”性的文人写意画,是儒学“理学”与“心学”分歧的体现。假设这观点可以成立,必须要证明:1.唐宋画与明清画有这么明显的风格对立。2.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分别主导宋元、明清的审美观。3.画家受儒学观念影响很大。 我对方教授的论点存疑。

评分

口语化的讲座难以讲述技术细节。虽然校定过。

评分

有些概念用得很生硬,翻译问题?

评分

作为入门书籍,好像也并不适合,尤其考虑到国内读者并不熟悉西方美术史的语境。但是插图配的太好了,扩宽艺术对象和美术概念的教育普及功能也算顺利完成。行文中一些中西美术理论的并置还是会给人生硬的感觉,这一点就不及高名璐了。方闻在美国的时间太长了,有点被西方汉学家同化的倾向,所以叙述上并不显得活泛,而且这书就是译文,也就是说预设读者并非国人,这一点得引起警惕。用英语写作同时宣称自己以中国视角出发的行为是值得怀疑的。方闻提出的“复古”与“演进”模式的确会比贡布里希的“图示”与“修正”模型(making before matching)更适用于中国书画,不过这种强硬的抽取忽略了对方的context,有点胜之不武的意味。当然,全书最有意义的部分还是序言和前言,个人经历的波澜壮阔远比学术更有吸引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