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地徘徊

史地徘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丁超,男,1979年12月生,山东日照人。1998年9月至2002年7月在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2年9月至2008年1月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2月至今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讲师。 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历史地理学;元朝史。 二 主要已刊学术成果 (一)论文 1、《明代安东卫城建置时间考》,《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 2、《论赫连夏政权定都统万城的地理背景》,载《统万城遗址综合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7月。 3、《世界遗产入选标准的对比分析及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对策》,《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版)》,2006年第2期。 4、《北京名人故居的三重属性及其认定与保护原则》,《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5、《〈元史·食货志〉点校正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期。 6、《〈元史·百官志〉点校正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期。 7、《经世致用——侯仁之学术生涯的思想基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期。 8、《元代递帕礼俗考述》,《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9、《元代只孙校尉札记》,《书品》,2008年第1期。 (二)编著 1、《住在北京:北京居住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12月。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丁超
出品人:
页数:302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2
价格: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2247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地理 
  • 学术史 
  • 历史地理学 
  • 丁超 
  • 顾颉刚 
  • 歷史地理 
  • 北京 
  • 侯仁之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通过史实复原与逻辑重建,对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探讨。首先,本书在理论上对中国历史地理学展开了科学社会学的审视。其次,通过对禹贡学会、学术谱系、现实关怀、课程专业与系科设置、历史地图编绘等关键性问题的梳理与考辨,解读了中国历史地理学与政治、经济、教育、社会诸层面的复杂关联。因此,本书在方法论和实证研究上均有所创获,有助于推进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整体发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历史地理学学科史加八卦。

评分

学术和八卦都浅尝辄止,少了许多趣味之处。

评分

“故欲学术之发达,必视学术为目的,而不视为手段而后可。” 试问当今学界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一点。还是顾颉刚说的实际 “在史地方面,尽有救国之方,亦尽有发财之术。”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至于名声,许多大家都是在死后人们才意识到…(小声

评分

“故欲学术之发达,必视学术为目的,而不视为手段而后可。” 试问当今学界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这一点。还是顾颉刚说的实际 “在史地方面,尽有救国之方,亦尽有发财之术。”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至于名声,许多大家都是在死后人们才意识到…(小声

评分

重点展开了顾颉刚“学政商”的多重身份(“我深感到经济基础不稳定,无论办事或治学总是没有根的,所以很想借此打好我的经济基础,再来埋头读书”),也关注了一些历史地理学的低音学者。第三章“师与徒”的谱系里有八卦,而且感觉作者话里有话哈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