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黻(1895—1965),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湖南邵阳(今邵东)人。1923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后又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自1935年怀着书生报国的心愿弃学从政,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中国台湾驻美“大使”兼“驻联合国代表”,被誉为国民党官员中“最知外交的人”。著有《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琦善与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蒋廷黻回忆录》等。
《中国近代史(精)》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本书构建的 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本书以1939年商务印书馆版为底本校订。 后附《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中国近代史 笔记整理 前言 • 因此历史学家应该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区观察与研究历史,这是“新史学”的“基石”。 • 历史的功能在于了解过去、服务现在、推测未来,因此历史著作应注意历史教育的普及,力求写得既内容丰富、又明白晓畅,以达到历史所产生的最大效应。 ...
评分 评分中国近代史 笔记整理 前言 • 因此历史学家应该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区观察与研究历史,这是“新史学”的“基石”。 • 历史的功能在于了解过去、服务现在、推测未来,因此历史著作应注意历史教育的普及,力求写得既内容丰富、又明白晓畅,以达到历史所产生的最大效应。 ...
评分出版社睁眼说瞎话。此书是严重缩水版。删除的内容可不是一点。TMD(本人看过三个版本,此版最垃圾。未删减的现在大陆只有旧书(难找),电子版的网上自己找)。书的价值我无资格评价。我讨厌去评论,,,,,,,,字数足够没!!!!!!!!!!!!!!!!
评分老师的作业,写了3000字论文,来贴豆瓣上保存着哈哈。 一本小书,却贯穿了中国19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到20世纪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的历史。1838-1926,这正是中国饱经风霜的年代,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的落后与政府的腐败、一次又一次的救国运动,这些是中国近代史...
作者自身的逻辑条理都很棒 第二部分我是跳着阅读的 研究近代史的朋友真的可以好好拜读 确实写得很棒
评分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因为在网上搜索“中国近代史”,我没有想到的是有这样一本以此为名的著名书籍。 全书篇幅很小,但角度独特。最为重要的是其为民国是大师手笔,她给我们展示了民国史家对于近代史的态度,希望现在能有更多的人读这本《中国近代史》!
评分九一八以来,国人有些为 感情所冲动要求中央早战,有些反动份子另怀阴谋,以为向日抗战,就能消灭中央势力,于是假借爱国之美名,鼓动早战。蒋先生为民族计忍受国人的非议和敌人的无礼,绝不轻言战,亦绝不放松民族近代化之推进。我们能从九一八到七七得着七年宝贵光阴的建设,这是蒋先生深谋远见的结果。
评分民国人以世界维度来说晚清以来的历史,历史课要是这么教,高中生兴趣也会翻倍。后半部是评论当时的时局,当时的当局也是不易啊。从不幸言中的一些事情中,作者的敏锐可见一斑。
评分能够从当时的世人角度去了解中国近代发展,确实感觉很不一样。而且作者写的比之前看的那个“说中国”要客观的多。那个书里面还鄙视曾国藩手握兵权的时候咋不夺取政权,为了保全自己士大夫的名节眼看着中国陷入危机云云,说真的,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本书的作者就要客观很多,而且从现今的角度看,彼时我国所遇困境,与今时相较,仍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所以值得今人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