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精)》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本书构建的 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本书以1939年商务印书馆版为底本校订。 后附《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蒋廷黻(1895—1965),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湖南邵阳(今邵东)人。1923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后又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自1935年怀着书生报国的心愿弃学从政,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中国台湾驻美“大使”兼“驻联合国代表”,被誉为国民党官员中“最知外交的人”。著有《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琦善与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蒋廷黻回忆录》等。
蒋廷黻主要还是以做官出名而非做学问,这也算应了他的名字。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是他学术生涯的一个句号。在我看来这本书最进步的一点是作者对国际游戏规则的认识,这是很多当代的史学家都不具备的素质。 开篇第一章讲鸦片战争时,“他们贪利而来,天朝施恩给他们,许他们做买卖...
评分此版本是武汉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的版本,封面标示“未删节本”。 在此书的版权页上这么写着“本书收入的文字作品稿酬已委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转付,敬请相关著作权人联系。”由此可见,此版本既非港台版本的简体引进版,也没有同目前的版权人商议核准出版,那这个“未删节本...
评分 评分出版社睁眼说瞎话。此书是严重缩水版。删除的内容可不是一点。TMD(本人看过三个版本,此版最垃圾。未删减的现在大陆只有旧书(难找),电子版的网上自己找)。书的价值我无资格评价。我讨厌去评论,,,,,,,,字数足够没!!!!!!!!!!!!!!!!
短短十万字,提纲挈领,没有繁杂的考据,没有历史事件原委经过的一味叙述,把握住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脉络,不乏真知灼见,确实是大师之作。但“中国近代史,读这一本就够了”之类的话,还是未免太夸张了。 后面的两篇长文,第一篇可以说是对前文的补充,第二篇是对九一八后国内国际形势的分析见解。 作者身处其世,是个当局者,再加上本就是为政治目的而著的,所以一些文字难免有些情绪化,不够严谨,例如“幸而他在辛丑的冬天死了”、“他没有做一件于国有益、于己有光的事情”等,但瑕不掩瑜。
评分有意思也有见解,并非史料堆砌,所以也很好读。最后一部分,感叹作者受时代限制而不能看到更多的变数。应该是有删节的…戛然而止的感觉。
评分民国人以世界维度来说晚清以来的历史,历史课要是这么教,高中生兴趣也会翻倍。后半部是评论当时的时局,当时的当局也是不易啊。从不幸言中的一些事情中,作者的敏锐可见一斑。
评分作者自身的逻辑条理都很棒 第二部分我是跳着阅读的 研究近代史的朋友真的可以好好拜读 确实写得很棒
评分唏嘘再三,流涕再四,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清、民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