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列传·蓝色》为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帕斯图罗色彩系列作品第一部。在欧洲社会中,蓝色成就了一部彻底反转的历史:对于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来说,蓝色是野蛮的颜色,价值不足一提。而在今天,蓝色成为人们更钟爱的颜色。作者向读者展示了古典社会对蓝色的漠视,最终了蓝色色调在中世纪和近代的逐渐崛起与升值,并突出强调了12—18世纪美学、道德及宗教范畴内与蓝色相关联的问题。
米歇尔·帕斯图罗(Michel Pastoureau)1947 年出生。历史学家,在法国高等研究应用学院(l’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担任研究员,专门研究色彩、图画、纹章和动物的历史。自1982 年起,他也在该校担任西方符号历史学教授。发表了大量著作,其中一部分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
1 “自古红蓝出CP”,这话其实不准确。严格来说,至少要到13世纪之后,红蓝两色在人们的感知地位上,才基本对等。 这是因为,各个时代的人们对颜色的认识,有很大差异。 19世纪的学者一度认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视觉能力上是“看不见蓝色”的,因为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中,一...
评分1 “自古红蓝出CP”,这话其实不准确。严格来说,至少要到13世纪之后,红蓝两色在人们的感知地位上,才基本对等。 这是因为,各个时代的人们对颜色的认识,有很大差异。 19世纪的学者一度认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视觉能力上是“看不见蓝色”的,因为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中,一...
评分1 “自古红蓝出CP”,这话其实不准确。严格来说,至少要到13世纪之后,红蓝两色在人们的感知地位上,才基本对等。 这是因为,各个时代的人们对颜色的认识,有很大差异。 19世纪的学者一度认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视觉能力上是“看不见蓝色”的,因为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中,一...
评分1 “自古红蓝出CP”,这话其实不准确。严格来说,至少要到13世纪之后,红蓝两色在人们的感知地位上,才基本对等。 这是因为,各个时代的人们对颜色的认识,有很大差异。 19世纪的学者一度认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视觉能力上是“看不见蓝色”的,因为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中,一...
评分这周的光课修到了蓝光,恰好借了这本书。染色那部分让我想起了《大染坊》,圣母玛利亚着蓝色,彩虹里没有蓝色,把罪疚感投射到服饰上,这几个点很有趣。我喜欢蓝色和海洋因素有关,宁静,流动,神秘。 摘录:“宗教改革者认为,一直以来服饰多多少少算是耻辱与罪恶的象征。它与...
从菘蓝、靛蓝、普鲁士蓝到浪漫主义时代的ancolie, 精神领域的melancolie, the blue hour, blue bird 和中立,能把颜色的历史与文化娓娓道来,实在厉害。
评分一套三本,深入浅出,但并非仅是“趣味历史”。材料、叙述上有些地方自然还可补足,但五颗星是给予这一感官史写作的开创性设想和角度,尽管在作者之前也有人研究过色彩,但无人如他这样系统地论述,并给人许多启发
评分整本书都是重点,已经颠覆绘画认知了。
评分刚开始觉得没意思,越往后越好看
评分非常有趣的角度,定位在「學術著作」和「通俗讀物」之間,內容很紮實,只是有些地方展開得不夠充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