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科斯•卡贊紮基斯,二十世紀希臘最重要和最富爭議的作傢與詩人。
1883年2月18日齣生在剋裏特島的赫拉剋利翁城。早年在雅典和巴黎學習法律。1919至1927年間供職於希臘政府。1938年發錶史詩《奧德修續記》,探討佛陀、基督、尼采等等先哲的世界觀。代錶作有長篇小說《希臘人左巴》(1946)、《基督的最後誘惑》(1953)、《自由或死亡》(1954)。還著有大量譯著、劇本、遊記和散文。
卡贊紮基斯熱衷於周遊世界,曾到過巴勒斯坦、日本和中國等很多遙遠迷人的國度,並著有《中國紀行》等。1957年,卡贊紮基斯應邀訪問中國,在歸途中於10月26日因病逝世。
在希臘當代作傢中,卡贊紮基斯是作品得到最多次翻譯的寵兒,他的許多作品不僅擁有各種語言的版本在國際上發行,而且還被搬上舞颱和電影。1964年,《希臘人左巴》由希臘導演邁剋爾•柯楊尼斯改編為電影,獲得三項奧斯卡金像奬:最佳女配角(萊拉•科卓瓦)、最佳美術指導和最佳攝影奬。
新希臘文學締造者之一尼科斯•卡贊紮基斯在《希臘人左巴》序言裏寫道:“如果非要問誰在我心靈中留下的烙印最深,大概可以舉齣三四位:荷馬、柏格森、尼采和左巴。荷馬是隻高超明亮的眼睛,太陽似的光輝四射,普照萬物;柏格森把我從青春時期為之睏擾而感到迷惘的哲學問題中解救齣來;尼采使我增添瞭新的苦悶;而左巴教給瞭我熱愛生活和不怕死。”
在這部偉大作品中,主人公“我”厭惡瞭書齋的萎靡歲月,想要尋找真實的生命體驗,恰好偶遇瞭左巴——一個四處遊蕩、曆盡人間苦樂卻始終充滿火熱欲望的老頭。兩人結伴踏上剋裏特島,開采褐煤礦。左巴對女店主霍頓斯太太展開熱烈追求,使這個年老色衰的孤獨女人重新燃起青春活力。“我”暗自傾慕村裏豐滿的寡婦,卻瞻前顧後、天人交戰,怯於服從肉體欲望的指引。
每當白天的勞作結束,“我”便與左巴在海邊點燃篝火,麵對夕陽與大海,喝酒,彈琴,聽左巴講述往昔——那是“我”一生中最愜意的日子。左巴曾流浪四方,上山當過剋萊夫特民兵,切過土耳其人的腦袋;曾在海上討生活,不殺人但越貨,是個活生生的辛巴達。隻讀過一本書的左巴愛女人、愛自然、愛美酒,做過無數工作,用手、用腳、用頭腦,用一切身體可用之處,絕不浪費片刻生命。“我”一直尋求的人生意義,左巴似乎輕易就悟到瞭。
然而,為風俗所不容的寡婦,終於慘死在村民刀下;霍頓斯太太患病,在和左巴舉行婚禮後不久便淒涼地死去;“我”和左巴按著胸中的藍圖架起一座前無古人的高架索橋,就在建成那天,橋塌瞭,所有資本灰飛煙滅。一無所有的“我們”卻熱烈相擁,在分彆前最後一夜的海邊狂舞。終於,阿波羅也跳起舞來,世界便屬於永恒的狄俄尼索斯。
分彆後,左巴依然四處流浪,做愛,跳舞,傲然迎接世間每一次的清晨與夕陽。最後,左巴要死瞭。“他緊緊抓住窗框,朝遠山望去,睜大眼睛,大笑起來,然後像一匹馬似的嘶叫。就這樣,他站在那裏,手指甲摳進窗框,死去瞭。”
這就是希臘人左巴傳奇的一生。
罗豫/文 2007年是现代希腊最重要的文学家尼可斯·卡赞扎基斯逝世50周年,希腊将今年定为“卡赞扎基斯年”。老卡1883年生于希腊文明发源地的克里特岛,后半生曾成为共产主义的信仰者,晚年来中国访问时,“为了表达他对中国人民的谢意和热爱”,把《自由或死亡》、《耶稣重上十...
評分这是一部描写奇人之书,也算是一部奇书。 在佐尔巴的身上我看到了古希腊“英雄时代”的影子,佐尔巴就是当代的英雄,能与神交战与竞争的英雄。在《伊利亚特》中,英雄们互相甚至与神战斗、杀戮、吃喝玩乐,那是何等的自由勇气豪情万丈,酒、女人、刀剑充斥着生活,那就...
評分什么是自由?? 或许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可是对于左巴而言,用尽力气的爱女人,全力以赴的工作,认真享受美食,开心的时候弹桑图里,保留人的一些善良并尽量做到,这就是自由。 在读的过程中,字里行间都是左巴的潇洒,任何时候他都按自己的想法来,求爱,做...
評分 評分奥修有一本书叫《佛陀左巴》,说新人类应该是佛陀与左巴的综合,历来大的宗教,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都有否定生命的倾向,把人性人的欲望贬低为丑陋的,应该被彻底去除的,在宗教的压制下,人的生命力被彻底的封印,逃避现实,看看印度的历史就知道了,害怕冲突、逃避冲突...
難以評價。這能稱為反智主義的一本頌歌嗎?
评分痛快活著,不要被任何外物所牽絆。愛就是愛,美就是美,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就是幸福。
评分22章驚呆我。自ordinary joe而來。椎名林檎左巴讓我感受到瞭生命熱情及時行樂必要性。前十頁黑瞭素食者一波。此生是人唯一的一生再沒有彆的人生。[一聽見他的聲音,更確切地說他的叫喊,我就感到生活有意義,就感到要把自己投入生活(而非像現在隻限於觀察,像吸鴉片者似的靠紙筆活動)
评分希臘人左巴 具象為人的一類哲學思考 容易閱讀 類似蘇菲的世界 但卻比真正的世界親近動人 凡與希臘沾邊的故事多離不開生從何來死往何處的問題 到底是披著佛陀外衣的上帝還是相反 摩托車維修變成瞭掘礦藝術 一顆糖到底是什麼口感 吃到嘴裡纔知道
评分風景描寫如夢似幻,讀著書仿佛就聞到海潮味兒;有情有義又沒心沒肺,滿口瘋話但又富有哲理。一本歐洲的農民文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