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阅了至少二十遍阿洛伊修斯•贝尔特朗著名的《夜之加斯帕尔》,冒出一个作类似尝试来描述现代生活的想法。
——波德莱尔
我们的兄长之一。
——马拉美
内容简介
“你认识夜之加斯帕尔先生吗?”
“你找他想干什么呢?”
“他借了一本书给我,我想还给他。”
“一本魔书!”
“怎么!一本魔书!……请把他的地址告诉我吧。”
“那边挂着鹿脚的地方。”
“求求你别捉弄我了,告诉我夜之加斯帕尔先生在哪儿吧。”
“假使他不在别处,那他就在地狱里。”
“哦,我总算明白过来了!怎么,夜之加斯帕尔竟然是……”
“噢,是的,……是魔鬼!”
“谢谢你,朋友!……如果夜之加斯帕尔先生果真在地狱,那么,就让他受煎熬好了。我去把他的书印出来。”
——贝尔特朗《夜之加斯帕尔》
阿洛伊修斯•贝尔特朗(Aloysius Bertrand,1807-1841),法国诗人。他出生于意大利的切瓦,七岁时移居法国第戎,二十岁时开始在当地刊物上发表诗作。1828年赴巴黎,受到雨果等人的欢迎;1833年再赴巴黎,身染肺病不时发作,陷入贫病交加的境地。他从初赴巴黎就筹备出版《夜之加斯帕尔》,但直到1841年4月29日去世都未能如愿。次年11月,这部散文诗开创之作才得以出版,影响了后世众多诗人,作者更被誉为“散文诗之父”。
停留在50页左右的地方,因为不懂,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如果,在它的后面没有更多的好书勾搭着我,也许,我会继续的,有些喜欢那种全然不懂之后,因坚持而获得的豁然开朗。 开篇“夜之卡斯帕尔”,不是散文诗,就像是一个引子,在此,贝尔特朗在“火枪”公园,邂逅了一个“礼服...
评分简装 厚特种纸封面 内页也不薄气 字体大小适中 内容排版不是很紧凑 页边距也比较宽 配有一些小幅的铜版画插图 总的来说这个平装版本还算精致 第六页“秉烛”写成了“饼烛” — —!! 第十六页 “那边挂着鹿角的地方”写成了“鹿脚”... 个人觉得和法国其它大诗人的作品相比 这...
评分一本魔书 被用乌鸦的羽毛,蘸着墨鱼的胆汁写在发抖的羊皮纸上。 被置于六角星阵的中央,撒上变色龙尾巴研成的细末和猫的眼泪。禁咒响起,字迹消隐,余下一面空白。 被查抄,检阅,被疑惑的传递数人。 被在漆黑的雨夜弃之街角,被马蹄践踏,车轮碾压,风从街道的一侧带...
评分简装 厚特种纸封面 内页也不薄气 字体大小适中 内容排版不是很紧凑 页边距也比较宽 配有一些小幅的铜版画插图 总的来说这个平装版本还算精致 第六页“秉烛”写成了“饼烛” — —!! 第十六页 “那边挂着鹿角的地方”写成了“鹿脚”... 个人觉得和法国其它大诗人的作品相比 这...
评分一本魔书 被用乌鸦的羽毛,蘸着墨鱼的胆汁写在发抖的羊皮纸上。 被置于六角星阵的中央,撒上变色龙尾巴研成的细末和猫的眼泪。禁咒响起,字迹消隐,余下一面空白。 被查抄,检阅,被疑惑的传递数人。 被在漆黑的雨夜弃之街角,被马蹄践踏,车轮碾压,风从街道的一侧带...
适合夏末秋初那种暖风犹存的悠闲夜晚静静读,仿佛在梦中看一场妖怪的游行。
评分适合夏末秋初那种暖风犹存的悠闲夜晚静静读,仿佛在梦中看一场妖怪的游行。
评分适合夏末秋初那种暖风犹存的悠闲夜晚静静读,仿佛在梦中看一场妖怪的游行。
评分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忧郁》序言那篇著名的“散文诗宣言”中反复提及影响(读了20遍)的作品。怪诞、梦幻的中世纪宗教传说,奇异的魔鬼、黑夜意象,“幻想的波动和意识的跳跃”…贝尔特朗确实是个不合时宜的超现实主义者。波德莱尔继承了这种形式,将题材从古代通向了现代生活,并且把各篇章的分段结构强化为更加缜密可拆卸的“椎骨”,散文诗才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奠基。没错,至少就阅读体验来讲,《忧郁》是要高于《夜》许多的。后者的许多民间传说隐喻时常让人陷入芒芒黑夜之中。贝尔特朗在当时籍籍无名,并非不可理解。但波德莱尔挖掘出了这位天才,这也是散文诗史上的幸运,因为之后诞生了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但早逝的天才甚至还在贝尔特朗之上的通灵者——兰波。
评分非常性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