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于俄国基辅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其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1929年)登上法国文坛。二战爆发后,她躲在法国南部一个小镇里。1942年夏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2004年,由内米洛夫斯基的女儿德尼斯·爱泼斯坦在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得以出版,破例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迅速成为风靡世界的当代文学经典。
《大卫·格德尔》这部出自一位女性之手的作品具有像巴尔扎克、陀斯妥夫斯基等大师那样的力量。
——美国《纽约时报》(1930年)
内米洛夫斯基所有的才华在其第一部小说《大卫·格德尔》中已经展露无遗:她冷冷的注视和仁慈的心灵……《法兰西组曲》也许是她的桂冠,但是她的其他作品无疑证明,她不仅仅是一九四0年六月的时代记录者,也是一位具有宽广视野、并且终于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伟大作家。
——法国《读书》
《舞会》足以使内米洛夫斯基跻身她那个时代最具天赋、最著名的作家之列。
——英国《卫报》
《大卫·格德尔》是内米洛夫斯基在法国文坛一鸣惊人的处女作。小说叙述了一个来自俄国的国际金融巨头大卫·格德尔史诗般的一生:他一步步走到事业的巅峰,但又一夜间破产,妻子离他而去,女儿又和小白脸私奔。但是这个老赌徒还有一口气。他迎来一次翻身的机会,出于冒险的习惯,出于对女儿的爱,格德尔投身于这最后一搏之中……
《舞会》则描写了一个炒股而暴富的犹太人家庭为了跻身上流社会,决定举办一次舞会。十四岁的女儿安托万娜梦想参加舞会,却遭母亲拒绝。出于反抗和绝望,安托万娜进行了报复,而这报复行为没有预谋,毫无征兆,一切只取决于她的一个手势……
袁老师的文字总是让人觉得愉悦。当然是阅读的愉悦,而不是说她的文字只描摹喜悦。所以读这本小说的最主要的动力是译者。在《文字·传奇》之后更是感觉如此。 《大卫·格德尔》的确不像一本所谓典型的女作家的作品,脱离了男女关系这一惯常的话题,故事落幕后只剩下一个打着犹...
评分袁老师的文字总是让人觉得愉悦。当然是阅读的愉悦,而不是说她的文字只描摹喜悦。所以读这本小说的最主要的动力是译者。在《文字·传奇》之后更是感觉如此。 《大卫·格德尔》的确不像一本所谓典型的女作家的作品,脱离了男女关系这一惯常的话题,故事落幕后只剩下一个打着犹...
评分读这本书很久了,昨天突然翻出,把后一篇《舞会》读了两遍,因此今天只谈《舞会》。 东西方的文化似乎自古以来就大相径庭。在东方的卫道士们一贯延续着用表面的温情脉脉掩盖住底下卑劣肮脏的时候;西方早已开始用冷酷而残忍的笔触描写家庭的矛盾,人性的本质。恶...
评分读这本书很久了,昨天突然翻出,把后一篇《舞会》读了两遍,因此今天只谈《舞会》。 东西方的文化似乎自古以来就大相径庭。在东方的卫道士们一贯延续着用表面的温情脉脉掩盖住底下卑劣肮脏的时候;西方早已开始用冷酷而残忍的笔触描写家庭的矛盾,人性的本质。恶...
评分我根本不知道她是谁。在图书馆林立的书柜里我借的书大部分时间是靠碰的。 作家写的书大部分都能分清性别,女人写的书,男人写的书,看几页就看出来了。当然有些男的写的不太容易看出来是男的写的,奇妙古怪的男性。但女人写的书几乎很少跳得出她们的调调。《大卫.格德尔》是一...
《大卫·格德尔》,冷静清晰的叙述,竟出自一位女作家的手笔。《舞会》是篇充满力量的短篇,对话及其精彩。
评分出乎意料地好看
评分在上海文化商厦二楼,我一眼就认定了她:有着我喜欢的面孔(其实就是有肉罢了),仅不到四十岁的年龄,即使是微缩的书面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眼角的鱼尾纹。
评分货真价实的好作品,文字里有种来势凶猛的才华,翻译这一重阻隔甚至不能对它造成本质性的磨损。笔力的辛辣和冷酷在男作家中亦属少见,再考虑内米洛夫斯基当时二十五六岁的年龄,她或许可说是天才型的作家。
评分尤喜舞会一篇。从处女作起,恐怖的母亲形象就不停出现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