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仲马 (1824~1895),法国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大仲马的私生子。7岁时大仲马才认其为子,但仍拒不认其母为妻。私生子的身世使小仲马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受尽世人的讥诮。成年后痛感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淫靡之风造成许多象他们母子这样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决心通过文学改变社会道德。他曾说:“任何文学,若不把完善道德、理想和有益作为目的,都是病态的、不健全的文学。”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基本指导思想。而探讨资产阶级的社会道德问题,则是贯穿其文学创作的中心内容。
1848年小说《茶花女》的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于1852年首次演出,获得更大的成功。《茶花女》通过一个出身贫苦、堕入娼门、苦于不能自拔的妓女的恋爱悲剧,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罪恶。这部作品兼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色,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演变时期的优秀作品。
小仲马后来写了20余部剧作,现实主义倾向更为鲜明。其中比较成功的有《半上流社会》(1855)、《金钱问题》(1857)、《私生子》(1858)、《放荡的父亲》(1859)、《欧勃雷夫人的见解》(1867)、《阿尔丰斯先生》(1873)、《福朗西雍》(1887)等。小仲马的剧作大多以妇女、婚姻、家庭问题为题材,或描写在资产阶级淫靡风尚毒害下沦落的女性,或表现金钱势力对爱情婚姻的破坏,或谴责夫妻之间的不忠,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腐朽性质。作为法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先驱者之一,其剧作富有现实的生活气息,以真切自然的情理感人,结构比较严谨,语言通俗流畅。
《茶花女(双色印刷)》是小仲马的成名作、代表作,小说以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经历为主线,真实生动的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茶花一样圣洁美丽的妓女的悲惨故事。
整本书装满了一个美丽女人悲苦的命运和一个不成熟的男人悔恨的眼泪.爱情的本质就是让我们翻箱倒柜,歇斯底里,让我们去发现那个不为自己所察觉的灵魂深处的自己. 所以一个妓女和一个出身很好的年轻人相爱了,他们用尽所有力量去爱对方.却保全不了他们的爱,得不到想要的幸福...
评分 评分看《茶花女》在很久以前,那时还是不懂爱情不懂奉献的孩子,于是为玛格丽特而哭,为她恨。 多年以后,开始明白,很多事情身不由己。爱的再深终究会因身份地位成为不可磨灭的沟壑,多少人说着爱可以超越一切最终却败在门当户对的现实之上。 这本书,是现实的童话,带着唯美的...
评分“先生,你相信我爱你的儿子吗?” “相信的。” “相信这是一种无私的爱情吗?” “是的。” “我曾经把这种爱情看做我生命的希望,梦想和安慰。你相信吗?” “完全相信。” “那么先生,就像吻你女儿那样吻我吧,我向你发誓。这个我所得到的唯一真正纯洁的吻会给我战...
评分很久不看小说,似乎很少再有那种吸引我茶饭不思只想阅读的小说了,点滴激情只能引导我看个开头,然后就无限期地闲置了。于是回忆年轻时让我熬更守夜,爱不释手的书,想再重温以前的激情。看了《包法利夫人》《红与黑》,刚掩卷《茶花女》。只得在心底叹息,就算是阅读,也禁不...
第四次读《茶花女》,并非因为多爱这本书,而是前三次总是不约而同的囫囵吞枣,回想只隐隐记得开头的拍卖会。此书的“女主为了男主的前途而抛弃男主”的梗都用烂了,若就这部代表小仲马最高水平的《茶花女》来看,真不及他爸的一半,当然两人风格没得比。
评分真挚的爱情应当如此。 妓女的深情更胜于处女。
评分很早就听过这部名著。但始终不知道茶花女是什么意思~还不错的书,结尾的信真的很感人~喜欢戴山茶花的名妓~
评分真挚的爱情应当如此。 妓女的深情更胜于处女。
评分不知道是谁放在我这的一本书,其实我不大爱看名著,小说也读的少。纯粹是因为当时心情压抑,没书可看,这本又最薄。不得不说,小说是感人的,而这感人很大程度上来自女主角本身,来自用回忆忏悔的口吻写出,来自小说聪明的布局。至于小仲马,老实说,文笔不算差,但绝算不上真正一流的水平。好些叙述甚为啰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