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S. 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被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和桂冠诗人,并深刻地影响了包括海明威、塞林格、村上春树在内的众多作家。
菲茨杰拉德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17岁时,他到普林斯顿大学就读,在此期间为校内文学刊物撰写作品,并立志要成为作家。1917年,菲茨杰拉德参军入伍,但还未及被派上战场,“一战”便已结束。次年,他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乡村舞会上邂逅了泽尔达——后来成为他的妻子。1920年,长篇小说《人间天堂》的出版,使他声名鹊起;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问世,奠定了他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940年,年仅44岁的菲茨杰拉德死于因酗酒引起的心脏病突发。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经典结尾:“于是颠扑向前,逆水行舟,一次又一次,退回到过往。”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来自中西部的尼克,在纽约结识了挥金如土的富豪盖茨比。随着二人交往的深入,尼克了解到盖茨比原本出身贫寒,年少时是一位军官,并且爱上了黛西——尼克的一位表亲。战争爆发后,盖茨比被调往欧洲战场,黛西便转而同出身于富豪家庭的汤姆结了婚。充满遗憾的盖茨比立志成为富翁,特意在黛西家对面置产,彻夜笙箫不断,为的就是要引起黛西的注意。当一切落幕,盖茨比的悲剧人生亦如烟花般,璀璨只是一瞬。尼克深怀着悲伤落寞的心情,回到了故乡。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F. S. 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以其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时代韵律的微妙洞察,展示了当时“荒原时代”的内涵,并深刻影响了包括海明威、塞林格、村上春树在内的众多文坛巨匠,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完美之作”。
为纪念原著出版九十周年,台湾知名青年译者张思婷潜心研究二十多部前人译本后,以“复古中文”来进行翻译,尽量保留原文隐喻,以求尽力传达菲茨杰拉德语言的魅力,再现这部文学经典的韵味与内涵。
写在前面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打动我最深、对我影响最大的五部小说之一。有时候会有朋友问我:“我也读过这本书啊,没觉得有那么出众啊,怎么会对你如此这般?”。我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然后很庆幸的发现,我是在自己人生的最合适的阶段读到了这本书。 如果我是在25岁第一次...
评分在黛西和盖茨比终于再次相会的那个午后。黛西:我们有好多年没见了。盖茨比:到11月刚好五年。(我忘了原文是否如此。我没有照原文引用。)作为在场者的尼克立刻意识到,盖茨比的应答让气氛变得无比尴尬。 一定有人对此会心一笑。 几十年后1997年的某个下午,A问B他女朋友C的...
评分前几天,有朋友问我,你相信命运是注定的么?我说,我相信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是天生的。 盖茨比是谁?盖茨比是德国皇帝的表亲,盖茨比是德国间谍,盖茨比是杀人犯,盖茨比是西半岛的特里马尔乔--无休止的舞会供应者。可我们知道,盖茨比不是杰伊·盖茨比,盖茨比是詹姆...
评分《了不起的盖茨比》把故事讲得好极,我就只就故事说说故事吧,因为据说其最精妙之处在于语言,可对于译著读者,那是很难去谈的。 菲茨杰拉德把盖茨比的故事讲得张驰相宜、收放自若,而且精细严谨、流畅雅致。人物个个形象鲜明,无论对话、行为还是心理,都生动传神。其内在逻...
评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段非常普通的对话:第二章中,Tom带着Nick去见他的情妇Myrtle,随后三人一同坐火车前往纽约,在车站Myrtle看中了小贩兜售的一条狗,然后很矫情地问“Is it a boy or a girl?” Tom冷冷地回应“It's a bitch.” 李继宏居然翻译为“它是个婊子。”这是一...
“月亮如薄饼,照着盖茨比的宅邸,夜色静好,花园灯火通明依旧,人声笑语却不得闻,而月色尚长,刹那间,空虚泄地······他站在阳台上,一手高举,礼数周到地与宾客挥别。”为什么要把一部外国小说翻译成这样不伦不类的样子……
评分先看的电影再看书,还是一部经典之作
评分“月亮如薄饼,照着盖茨比的宅邸,夜色静好,花园灯火通明依旧,人声笑语却不得闻,而月色尚长,刹那间,空虚泄地······他站在阳台上,一手高举,礼数周到地与宾客挥别。”为什么要把一部外国小说翻译成这样不伦不类的样子……
评分虚伪的世界,不同阶级的人互相隔阂着。
评分这个版本的翻译简直像狗屎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