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尔·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862—1931)是维也纳现代派的核心人物。他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著名的医生。他于1879年入维也纳大学学医,1893年开办私人诊所,后来弃医从文,专事创作。他以表现意识、下意识和内心情感为宗旨的心理艺术风格,为德语现代派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因此也成为世纪转折时期德语现代派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本书收入了施尼茨勒所有的代表作品,如中短篇小说《死》《小小的喜剧》《死者无言》《古斯特少尉》《陌生的女人》《希腊舞女》《卡萨诺瓦还乡记》《埃尔泽小姐》《梦幻记》,长篇小说《特蕾莎:一个女人一生的编年史》,戏剧《儿戏恋爱》《绿鹦鹉酒馆》《轮舞》,箴言《关系与孤独》。戏剧是施尼茨勒文学创作的核心,小说是核心的衍射。同戏剧一样,他的小说创作也打破了传统的模式,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形成了新的风格。施尼茨勒的小说大都表现出对人的个性经历持久执着的兴趣。爱情与死亡构成了其创作题材的基础,捕捉人物的心理瞬间是他艺术表现风格的根本所在。由于他的艺术注意力更多地趋于再现人的心理感受,崇尚一种在逻辑上无规律可循的心理表现,因此,作者往往以强有力的形象语言、细腻分明的感受和鲜明的价值对比,展现了多愁善感的主人公的回忆、预感和梦境。具体的感受描写往往赢得了相对的独立性,仿似一幅幅若即若离的语言油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施尼茨勒的小说写得好差。不知道是不是受维也纳心理学派影响,其笔下那些无意识、下意识、意识流、内心独白等等,好像是心理医生用病例形式写的小说,回溯、僵化、机械,你能理解它们的概念,但无法“浸淫”地去体验和产生共鸣。和同期或稍后的亨利·詹姆斯、乔伊斯、伍尔夫等人比起来,施尼茨勒不止逊了一丢丢吧。不过,他的剧作,至少从选进来的几篇看,水准很高。他的人物多是些花花公子和花花娘子,但放荡的言行却饱含辩证甚至哲理的意味,他们永远都在探讨有没有责任“将那种我们向她们许诺的永恒放进我们还爱她们的那几年或者几个小时中去”。《绿鹦鹉酒馆》更是难得的杰作,酒吧兼做舞台,门外上演着法国大革命,门内的恐怖流血则经由观众(贵族!)大喊“太好了”而让一切变成了戏。
评分嘀嘀飞的更好的人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日子过的人的时候我们的爱情岛上的一个人的时候我就想笑。我就想笑,我的第三个人的话,我的第三天就能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想想就算你是我的第三个是在一起了。我的人都会在我心里都是一样东西最宽的路要走了。我的人的时候就想想就寝前使用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方式。。。
评分阿图尔·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862—1931)。奥地利人,以描写维也纳社会生活著称,优雅轻灵。《爱情之光》(Liebelei,英译:Light O’ Love)、《梦幻的故事》(Traumnovelle)、《寂寞的路》(Der einsame Weg)是他的名作。
评分爱情、出轨、死亡
评分具体的感受描写往往赢得了相对的独立性,仿似一幅幅若即若离的语言油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