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撰写的《三国志》,既有“质直”即记事真实朴素的特点,又有“善叙事”即文笔生动曲折的长处,在传统的“二十四史”中,它是历来最受重视的“前四史”之一。后人对于三国史事的了解,包括民间流传的种种三国评话和演义,也都基本来源于此。
本书在复旦大学通识课“《三国志》精读”的内容基础上编订,选择以曹操父子、卞皇后及甄氏、何晏、华佗、诸葛亮、陆逊等人与乌丸、倭等民族国家的十篇传记为中心,深入浅出讲述三国的历史。
与传统历史、史学史或通俗小说的讲法有别,作者于过去人们始终关心的政治、军事之外,更加重视文化、性别、民族等议题,在对《三国志》文本的具体解读中,借助政治史、女性史、文学史、思想史、医学史、民族史、东亚史等相应的视角,去复原陈寿笔下三国史绚烂恢弘的画面。
翻开这本书的起源还是最近在追《 军师联盟》1 和 2。 去年大火的剧,没时间看。在飞机上无意看了两集上瘾,遂用二倍速的加快看完了80多集。真的累死宝宝了。什么时候,国产剧能压缩到美剧的浓度,真的是利国利民的快事! 说会司马懿,这人最大的能耐有三个,1)等得起;2)活得...
评分这是一本好书,不过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受《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各种衍生品的影响,对于这一段的叙述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领域,或者说集中在各色“奇谋”上。文化、性别、民族、中外交通等等其他视角是缺失的。这本《三国志讲义》正好在这些方面是很有益的。 因为是...
评分本书引言第一页就出现了陈寿曾任“姜维丞相主簿”这样的硬伤。蜀汉仅诸葛亮一位丞相,陈寿所任为卫将军主簿。其余如“高堂隆”误为“高隆堂”、“魏武王格虎大戟”误为“魏武帝格虎大戟”、“国史大纲”误为“国学大纲”等,可能是手民之误。集中的硬伤,表现在“诸葛亮”一篇...
评分#书201708#《三国志讲义》戴燕 没有深度的皮毛之见。 勉强可做三国史的普及读物,文笔尚可,柔情过多。偶有一二亮点,例如《引言》对陈寿作三国志的介绍,讲华佗时对“良医”的理解,讲“倭人”时引日本文献的引用。但史识不足,部分议论终是隔靴搔痒。 虽然是女性作者,但讲卞...
评分阅毕。期待很久,确是通识水平。讲义稿特征明显,很多地方点到为止。也许课程设计,就是希望引导学生读三国志原文吧,所以虽然切入的眼光很好,但是每个问题说的都不多,不深入。整理时,没有增加太多让书稿更厚重些的东西。要是补个参考文献,引人深入阅读就好了。此外日本文献参考很多啊。
评分【藏书阁打卡】戴燕老师关于三国志通识课的一个讲稿集结成书,因为是通识课,所讲述之内容不涉及学术,只做普及。三国志这本史书位列前四史之一,价值自不必说,但是后世因《三国演义》的影响,读过正史的人寥寥,所以更需要有人来引导历史爱好者来读原文。不过戴老师这本书仅从原书中选择了十个篇章,来从一些独立的视角——如政治斗争、文化(文学)艺术、医学科技、民族关系、女性人物的历史影响等——去写几个代表性的人物,大致给读者点明了陈寿作为一名降臣,在写这段历史的基本立场与价值取舍。读起来还是挺长知识的,是本不错的通识读物。
评分戴燕老师在复旦大学开的《三国志》通识课的讲义实录,围绕《三国志》里十篇有代表性的传记,进行背景分析、文本细读和历史、人物、时代场景的还原,在传统的政治史和军事史分析之外,加入了民族、性别、医疗、社会、文化等新史学思潮涉及的内容,煞是好看。可作为阅读《三国志》原文的导引性书籍参考。
评分这书作为大学讲义的集结,在语言、深度和篇幅上来说,都是很棒的。基本上就是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读起来相当温润平和。
评分戴燕老师在复旦大学开的《三国志》通识课的讲义实录,围绕《三国志》里十篇有代表性的传记,进行背景分析、文本细读和历史、人物、时代场景的还原,在传统的政治史和军事史分析之外,加入了民族、性别、医疗、社会、文化等新史学思潮涉及的内容,煞是好看。可作为阅读《三国志》原文的导引性书籍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