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天地出版社
作者:钱穆讲授 ; 叶龙记录整理
出品人:
页数:2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7-3
价格: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5521801
丛书系列:钱穆讲义系列
图书标签:
  • 钱穆
  • 历史
  • 中国历史
  • 通史
  • 好书,值得一读
  • 叶龙
  • 文学
  • 我想读这本书
  • 中国通史
  • 历史
  • 古代史
  • 现代史
  • 中国历史
  • 通史
  • 历史教材
  • 文明发展
  • 时间线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

在北大讲授四年,前来旁听的学生众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空前。在西南联大讲授时,听课场面颇为壮观,乃至钱先生要上讲坛都无路可走,需踏着学生的课桌才能通过。尔后,钱穆先生辗转于香港,复讲“中国通史”课程。本书便是以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课堂记录稿为底本,可视为“《国史大纲》课堂版”。

尘封多年的讲义,更精粹的讲述。这本书以传奇的方式整理面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当时,一部《国史大纲》从传统文化的演进中汲取民族复兴和国家变革的精神力量,使无数国人深受激励和鼓舞,进而寻求抗战救亡之道;而今,这部《中国通史》以其历史格局和文化情怀的双重担当,将给当下读者以新的启迪,为我们再次提供回望历史、面对未来、重塑个人知识格局的可能。

作者简介

钱 穆(1895—1990)

史学大家、一代通儒

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1966年移居台北。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其专著丰富,达80多种,逾1700万言。

叶 龙(1982— )

新亚书院哲学教育系及新亚研究所毕业,曾师从钱穆多年。后获香港中文学历史学系荣誉文学士、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曾任香港能仁书院院长、能仁哲学研究所及中国文史研究所教授及所长。

目录信息


第一篇
第一章 中国历史的分期
第二章 黄帝与殷墟文化
第三章 夏、商、周三代
第二篇
第四章 古代史之文字记载与器物发掘
第五章 周代历史已非传疑
第六章 东周时期
第七章 春秋时期
第八章 战国时期
第三篇
第九章 秦 代
第十章 西汉时期
第十一章 秦汉对外政策
第十二章 东汉时期
第十三章 东汉之士风
第十四章 东汉末年
第四篇
第十五章 魏晋南北朝
第十六章 北 朝
第十七章 五胡汉化
第十八章 南 朝
第十九章 宗教信仰
第五篇
第二十章 隋代政经状况
第二十一章 唐代政经状况
第二十二章 唐玄宗
第二十三章 唐代衰落
第二十四章 唐代异族之乱
第二十五章 五代十国
第六篇
第二十六章 宋代对外关系
第二十七章 宋 代
第二十八章 宋代之文艺复兴
第二十九章 宋太祖与仁宗
第三十章 王安石变法
第三十一章 女真族金国兴起
第三十二章 金灭北宋
第三十三章 南宋与金之交往
第七篇
第三十四章 蒙元入主中国
第三十五章 元代税收与经济政策
第三十六章 元代军政及军民争地
第三十七章 元政府赐田及设官政策
第三十八章 元代之宗教信仰
第三十九章 元代之科举制度
第八篇
第四十章 明太祖严刑施政
第四十一章 明代之政事
第四十二章 明代太监弄权
第四十三章 明代之党祸
第四十四章 明代之教育制度
第四十五章 明代之吏治
第四十六章 明代之政制
第九篇
第四十七章 自唐至明南北经济之变动
第四十八章 中国经济文化南移之原因
第四十九章 南方水利农业之发展
第五十章 宋元明三代之学术
第十篇
第五十一章 满洲兴起至入关
第五十二章 南明之兴亡
第五十三章 清代之政制
第五十四章 清代之军事
第五十五章 明末遗民与清初学风
第五十六章 清代之政风与洪杨之乱
第五十七章 咸同中兴
第五十八章 晚清之政局
第五十九章 晚清之政治改革
第六十章 辛亥革命后之政局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949年至1964年,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期间,开设了数十门中国历史文化的相关课程,同时期在校内外所作学术讲演更是不可胜数。1953年至1963年间,叶龙先生入读新亚,受业于钱穆,详尽记录和整理堂上讲课和学术讲演。近年来,钱穆先生在新亚书院的讲课稿陆续由叶龙先生整理出...  

评分

历史的历史课本 ——最通俗的《中国通史》 历史是有回声的,这是每一个爱读史书的人都听书过的,但是历史课本里面也有属于它的历史,去过不信的话,读钱穆先生的《中国通史》大约是能够体会出来的。与现在这些“矫揉造作”非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去分类和解释的课本相比较...  

评分

一代通儒钱穆先生尤以治史闻名,所著《国史大纲》风行至今。相较于五十万字的《国史大纲》,如今我们捧读的《中国通史》可谓精简读本。原因在于这是钱先生开设《中国通史》的课堂实录。在短短的授课期间,将一部中国史纵横概要,必然是高度概括提纲挈领的。钱先生三度讲授《中...  

评分

一代通儒钱穆先生尤以治史闻名,所著《国史大纲》风行至今。相较于五十万字的《国史大纲》,如今我们捧读的《中国通史》可谓精简读本。原因在于这是钱先生开设《中国通史》的课堂实录。在短短的授课期间,将一部中国史纵横概要,必然是高度概括提纲挈领的。钱先生三度讲授《中...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老钱的大国骄傲感略重

评分

偶有独到见解,很是失望。

评分

钱穆宾四先生乃一代通儒,以治史闻名,所著《国史大纲》与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各领风骚,见解独到。因《国史大纲》为繁体竖排版,怕理解不逮,先读其精简教学读本《中国通史》。轻松愉悦读完,内容确实简化,不少率性口语化的叙述,无不体现钱穆先生论人论史的特有腔调,论事评人不仅仅要了解当时人物事,而且也要清楚当时之社会,更而当时之风气,先生言“杨贵妃进宫时,天下之大乱早已造成了,故不能责怪贵妃。”“王莽能装数十年,亦极伟大。”中国历史的”一线头“概念等,耳目一新焉。先生对中中国历史有着无比的情怀和崇敬,要求知识分子要有”历史智识“,“对中国历史应有温情与敬意“,”国家要有历史才能强盛“。

评分

初学者最佳读物

评分

对于历史带着温情与敬意. 想读国史大纲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