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R. 麦克尼尔 (John R. McNeill,1954- ),美国乔治敦大学历史学教授,致力于环境史研究,曾出任美国环境史学会主席、美国历史学会副会长。著有《阳光下的新鲜事:20世纪环境史》《蚊子帝国:1620—1914年大加勒比海地区的生态和战争》。
威廉•H. 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当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之后全球史研究的“关键奠基人”。曾获“伊拉斯谟奖”“美国国家图书奖”“世界史先驱奖”等多项殊荣。一生著作等身,代表作有《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的历史》《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世界史》《竞逐富强: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等。
本书以最为简洁、明晰的方式,呈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全书以“网络”这一概念涵括人类文明由远古演化至今的脉络及其特征,认为:在漫长的历史中,文明生长的关键在于人们彼此之间结成的各种交往网络。从远古祖先松散、零碎的交往网络,到早期农业社会的地方性网络,到电子时代的全球网络,交往网络的演变发展,也正是人类文明成熟发展的过程。
本书原名《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作者从“网络”这一独特视角出发,俯瞰世界历史,启发读者思考人类在整个地球生命中的位置及其未来的走向。
这是一本《世界简史》。 对历史下结论,必须小心求证、反复思量,任何轻率、傲慢的结论都会成为笑柄,被后人否定和嘲笑。 因此,把繁繁复复的一部人类史放在数百页里面来清晰描述,无疑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简单的篇幅,又想把事情描述得有一定的深度,略举实例的情况下,还...
评分不只是「科技」的網路,其實從五千年前,我們就開始了文明的網路! 文/Che 從認識世界的角度 當網際網路對人們生活的改變,由一個新發現的趨勢,到一門必須把握的顯學,又到了成為一種接近慣性的常識,似乎只有越趨縮減的討論空間,再不能給任何當代人新的啟發。 不過在這...
评分 评分这是一本《世界简史》。 对历史下结论,必须小心求证、反复思量,任何轻率、傲慢的结论都会成为笑柄,被后人否定和嘲笑。 因此,把繁繁复复的一部人类史放在数百页里面来清晰描述,无疑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简单的篇幅,又想把事情描述得有一定的深度,略举实例的情况下,还...
评分网罗世界,鸟瞰历史 ——《人类之网》书评/卢莲20110926 互联网的兴起、通信方式的便捷、出行方式的改变,让我们生活在了一个全球化同步的时代。以前分隔两地的恋人只能对月相思,现在却可以用手机电话聆听情话,也可以通过摄像面见彼此。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地球各个角...
已购。买重了,这本就是之前买过的《人类之网》。。。用“网”这一历史观出发的写作,从迁徙,贸易,科技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讲下来,当然越近当代,网的特征就越来越明显了。
评分网络是表象而非内因和驱动力,把这个作为全球文明共同的发展线索未免也太孱弱了。没看出有什么提纲挈领的效果,只是纷繁的历史事件的堆砌。
评分三星半吧,马马虎虎的一本书,读这类全球通史类的作品的收获是越来越小......
评分即《人类之网》,精装后虽然换了名字,版式看起来更顺眼。全球史的写法早已偏离传统的政治军事史和文明史,向人类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靠近了。而作者不愿置喙的未来,说不定就是一部科技史。译工平稳。
评分已购。买重了,这本就是之前买过的《人类之网》。。。用“网”这一历史观出发的写作,从迁徙,贸易,科技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讲下来,当然越近当代,网的特征就越来越明显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