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剋爾·哈蘭,1938年生於德國德纍斯頓,曾習神學、生物學和藝術史。現任牧師並在多所高校教授科學與美學。其著作包括諸多藝術史方麵的作品,尤其專注於保羅·剋利與約瑟夫·博伊斯。曾多年與博伊斯共事,有親密的私人關係。
韓子仲,清華大學繪畫係學士(1999年),上海大學設計藝術學碩士(2002年),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2008年)。2002年起任教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主要從事現當代藝術實踐與理論研究工作,在《中國美術研究》《當代藝術》《新美術》等期刊發錶多篇論文,論文《藝術創造力是神話嗎?》(2013年)入選英國約翰·莫爾藝術評論優秀論文, 繪畫作品《踢足球的少年》(2014年)入選英國約翰摩爾繪畫大賽展。譯作有《Just paint it》(2014年,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Stroke of Genius》(2013年,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
本書主要闡述瞭形成博伊斯關於“社會雕塑”“擴展的藝術”和“總體藝術”思想的基礎性內容。通過談話揭示瞭博伊斯藝術觀念的思想淵源和脈絡,包括具有實踐意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研究。本書從實踐和認識的角度,通過對物質和藝術作品的基礎性分析,闡述瞭那些與物質,以及物質的滲透和強化緊密相關的過程。並且作者嘗試對什麼是水,什麼是油脂,什麼是色彩,以及什麼是灰色材質的深入研究,在最大程度上去接近那些“本質”,“內在實質”或是“精神性的實在”。全書的內容涵蓋瞭博伊斯藝術思想的核心內容,所涉及的方麵很廣,包括自然科學、物理學、人智學、現象學等等,並且是完全建立在感性材料上的討論,毫無疑問是研究博伊斯藝術的重要文獻。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真正的體驗意味著:給予生命以意義,默默地注視它,而不是選擇去逃避。你所擁有的生命是如此重大,或許它令你感到悲哀、沉重和空虛,這種消沉的情緒常常侵蝕著我們,我們會想到自己去做一些全新的改變,把那些消極的東西扔掉,消除掉。然而一個新的東西,必然是在與他人的閤作中纔能實現的。”
评分一種流動的認識。一種場域裏的熱和力。
评分社會雕塑的概念其實很符閤生命政治的思想
评分博伊斯是僞哲學傢 真神棍 以及偉大的藝術傢 雖然人智學遺毒不淺 但博伊斯用他信奉的理念極大地開闊瞭藝術的邊界 人智學已經被時代廢棄瞭 但是人與物的關係和認知 那些溫暖的油脂和毛氈 還裹在科學與理性的周圍 給人溫度 博伊斯和藝術都不是拯救者 就像譯者最後說的 :危險所在 拯救者亦在成長
评分相比杜尚"打破"常規的審美,博伊斯嚮我們展示瞭介入詩學和神秘主義並不完全排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