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绛谈往事》实际上相当于一本杨绛先生的自述。书中记录了自杨先生出生至九十八岁的经历,在大量杨先生口述的一手资料基础上,加入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及搜集的材料,史料翔实且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叙述清晰生动,与杨先生的语言风格非常近似。书稿完成后,杨先生题签并作序。“序”中明确说明:经传主本人认定的传记只此一本。书中并插有珍贵的照片,其中有从未发表过的钱、杨一家不同时期的图片。
《听杨绛谈往事》不是对一个家庭私生活的津津乐道,而是对中国读书人深邃厚重的人情及正直清朗的操持的推崇和对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生存空间的关注。
此为纪念杨绛先生逝世一周年的增补版,相较2008年和2016年版的原著,特补充三篇文章:《胖安娜》《“爱得厉害……怎么说?”》《杨绛先生回家纪事》及8张有关图片,谨以此书来表达对杨先生深深的怀念和敬意。
吴学昭,1929年生于北京,长于上海,北京燕京大学毕业。她是学者吴宓的女儿。曾任《中国儿童》主编;《中国少年报》副秘书长,负责编辑事物;新华社、人民日报驻外记者;人民日报国际评论员。
一本书,从2008读到2009. 想着要在这个春节假期读完,于是用了2个晚上。 杨先生的成长经历是在年前读的,只记得描写的惟妙惟肖,推荐给家母,家母佩服老太太的记性。 而这两天读的后半部分,则惊讶于杨先生的剧本创作能力。(我应该是看过《洗澡》的,只是记忆不太分明了)书...
评分一本《听杨绛谈往事》,从08年读到09年,在09年的第一天全部读完。合上书本,思绪久久不能平静,甚至在昨夜都有梦见了以书中情节为原型的荒诞故事。 个人非常推崇这本书,虽在看之前翻了豆瓣上些评论,很多人认为吴学昭文笔远远不及杨绛本人,但我不敢苟同。首先,吴学昭为杨绛...
评分小时侯一直号称自己喜欢读书,读得却都是些闲书杂书,年岁长了,哓得看有名字有声响的人写的书了,却还是囫囵吞枣,看得急于求成.吴老师写得这本400来页的杨先生故事,很朴实,很仔细,很是杨先生的风格.我细细看了之后很是喜欢,也觉得长知识,特别推荐年轻的朋友(完了,这口气....) 看...
评分年度特别策划·2008烂书榜 ()每一回烂书评选,都是我们的伤心之旅 文|袁复生 我们难道就是用钱包投票的读者们的天敌?这是一份让我们倍觉伤心的提名名单,因为我们并不是一群愤世嫉俗的人。作为大众媒体从业者,我们的信条从来就不是“读者拥护的,就是我们反对的”,读者...
评分用两天时间读完这本书,然后上豆瓣看了看豆友们的评论,才把许多疑惑一一解开,比如作者吴学昭其人等等。看法有一些,纯属个人观感。 作为一个七十年代生人的普通读者,通过这些阅读,还有其他关于他们夫妇的种种轶事,对他们的大致印象是:才高八斗是不用说了,伉俪...
是增补版,“我同意写的传记,只此一篇”,杨绛先生是一部历尽沧桑的人生大书,钱杨地位与价值相提并论。
评分是增补版,“我同意写的传记,只此一篇”,杨绛先生是一部历尽沧桑的人生大书,钱杨地位与价值相提并论。
评分“贫困孕育智慧,艰难能使人坚强。”
评分是一本中规中矩的叙事传记,看到书的最后觉得非常伤感。
评分分为16部分,从小到大的事,讲得比较详细,读得久可能有点疲乏,因为没有增加什么趣味性,写实为主。还有很多旧照片,对钟杨先生感兴趣的可以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