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楊絳談往事(增補版)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楊絳 迴憶錄 吳學昭 傳記 傳記&迴憶&書信&日記&年譜&評傳 書信 三聯書店 日記
發表於2025-02-02
聽楊絳談往事(增補版)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分為16部分,從小到大的事,講得比較詳細,讀得久可能有點疲乏,因為沒有增加什麼趣味性,寫實為主。還有很多舊照片,對鍾楊先生感興趣的可以一讀。
評分是增補版,“我同意寫的傳記,隻此一篇”,楊絳先生是一部曆盡滄桑的人生大書,錢楊地位與價值相提並論。
評分是增補版,“我同意寫的傳記,隻此一篇”,楊絳先生是一部曆盡滄桑的人生大書,錢楊地位與價值相提並論。
評分是一本中規中矩的敘事傳記,看到書的最後覺得非常傷感。
評分尚可觀,固然強於三流楊先生傳記
吳學昭,1929年生於北京,長於上海,北京燕京大學畢業。她是學者吳宓的女兒。曾任《中國兒童》主編;《中國少年報》副秘書長,負責編輯事物;新華社、人民日報駐外記者;人民日報國際評論員。
《聽楊絳談往事》實際上相當於一本楊絳先生的自述。書中記錄瞭自楊先生齣生至九十八歲的經曆,在大量楊先生口述的一手資料基礎上,加入作者自己的所見所聞及搜集的材料,史料翔實且具有高度的準確性,敘述清晰生動,與楊先生的語言風格非常近似。書稿完成後,楊先生題簽並作序。“序”中明確說明:經傳主本人認定的傳記隻此一本。書中並插有珍貴的照片,其中有從未發錶過的錢、楊一傢不同時期的圖片。
《聽楊絳談往事》不是對一個傢庭私生活的津津樂道,而是對中國讀書人深邃厚重的人情及正直清朗的操持的推崇和對一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態、生存空間的關注。
此為紀念楊絳先生逝世一周年的增補版,相較2008年和2016年版的原著,特補充三篇文章:《胖安娜》《“愛得厲害……怎麼說?”》《楊絳先生迴傢紀事》及8張有關圖片,謹以此書來錶達對楊先生深深的懷念和敬意。
读到《听杨绛谈往事》最后几个章节,止不住感动,也有些凄惶与忧伤,更强烈的是崇敬。 平静而达观 书中再次提到曾经在读杨绛先生《杂忆与杂写》自序中引用过的英国诗人W.S.兰德的诗句: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
評分小时侯一直号称自己喜欢读书,读得却都是些闲书杂书,年岁长了,哓得看有名字有声响的人写的书了,却还是囫囵吞枣,看得急于求成.吴老师写得这本400来页的杨先生故事,很朴实,很仔细,很是杨先生的风格.我细细看了之后很是喜欢,也觉得长知识,特别推荐年轻的朋友(完了,这口气....) 看...
評分一本《听杨绛谈往事》,从08年读到09年,在09年的第一天全部读完。合上书本,思绪久久不能平静,甚至在昨夜都有梦见了以书中情节为原型的荒诞故事。 个人非常推崇这本书,虽在看之前翻了豆瓣上些评论,很多人认为吴学昭文笔远远不及杨绛本人,但我不敢苟同。首先,吴学昭为杨绛...
評分微信公众号:shenshike-HK (心是主人身是客) == 對於偶像錢鐘書、楊絳的人來說,不容置疑,一定會掏錢購買此書的。三聯出版,封面素淨,正是我的口味。作者吳學昭我並不熟悉,略為迟疑,但書前附楊絳先生親筆序:“征得我同意而寫的傳記,只此一篇”,不由人不信。 書的...
評分用两天时间读完这本书,然后上豆瓣看了看豆友们的评论,才把许多疑惑一一解开,比如作者吴学昭其人等等。看法有一些,纯属个人观感。 作为一个七十年代生人的普通读者,通过这些阅读,还有其他关于他们夫妇的种种轶事,对他们的大致印象是:才高八斗是不用说了,伉俪...
聽楊絳談往事(增補版)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