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天穆,美国北乔治亚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蒙古帝国史及军事史。1996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系获得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历史学博士学位,著有《蒙古战争艺术》《蒙古的文化与习俗》等。
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的重量级新作
在全球史的视野下,描绘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
荣获2017年经济观察报书评周刊年度十大好书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年来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新作,作者在世界史与全球史的视野下,重点描绘了由成吉思汗推动的欧亚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国陆续崩解后,一个新的欧亚世界 的产生过程。在蒙古统治者的强制推动下,东西方之间开始了互相交流的过程,在“蒙古治世”之下孕育出了崭新的欧亚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过去被视为毁灭文明世界的蛮族形象得到了修正。
………………
※媒体推荐※
蒙元帝国部分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带来了欧亚的整体性和世界的新秩序。从“前全球化”和世界史的视野,去观察和审视蒙元帝国及蒙古征服,才有可能真正读懂这段令人震撼的文明演进历程。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 李治安
本书探讨成吉思汗带给世界历史的遗产,涵盖了元朝、四大汗国乃至之后数百年,时空宏大,行之于文,举重若轻,在国内外的书籍中实不多见。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 张帆
本书不仅条理清晰,而且饱含热情,并广泛参考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必将作为对世界史研究的一大贡献而广受欢迎。
——英国基尔大学中世纪史荣休教授 彼得·杰克逊
这部文笔生动的著作体现了作者对这一课题的痴迷,并将成为关于世界史和蒙古帝国的课堂上极为有用的参考书。
——《亚洲研究期刊》
这是一部可以催生新想法的杰出著作,是探索蒙古人参与创造的世界历史的首选之作……作者将我们带到了相关学术研究的最前沿。
——《全球史期刊》
1.将“六万蒙古”当做实数,写作“60000”并且以此推算就在明朝的人口数。 2.认为元朝对高丽主要的影响是传播了理学文化。暂且不说宋朝时就与朝鲜半岛的有文化往来,元朝与高丽最重要的政治关系基本没有涉及。 3.作者认为蒙古带给了中原小麦。要在汉朝时期面粉做呢“饼”类已经...
评分关于黑死病从亚洲传播入欧洲的源头,目前网上最流行的说法是1346-1347年的卡法之战。本文不是博士论文,所以我肆无忌惮地抄录一段知乎大神的文字—— “中世纪的公元1345年,黑海的北岸有座古城,名叫卡法。当时这座古城是克里米亚地区享誉盛名的贸易中心,后来因为城中商人之...
评分 评分本文首发澎湃翻书党,删了一个地方~ 近年以来,无论官方、学界还是舆论,都对“一带一路”与边疆民族等议题有着密切而持续的关注,传统汉文化中心史观的历史知识与叙述更是受到了普遍质疑。在此背景下,蒙元史自然而然成为焦点。蒙古帝国的疆域横跨欧亚大陆,其历史与众多截然...
评分好看,这两天一口气读完了。如此宏阔的题材写得这般简白通畅条分缕析,着实不易。另:蒙古人那些汗名太难记了,你来我往,自家人打来打去,最后闹不清谁是谁了。
评分梅天穆的大作,对蒙古历史有着很深刻的理解,虽然关于“蒙古的世界史”这类命题在学术界已经引起了众多的关于,但是当属这本书在地域的全面性、资料的翔实、叙述的深刻上做的最好。同时,梅天穆的文笔也相当之好,亦可当作一本消遣读物。
评分梅天穆的大作,对蒙古历史有着很深刻的理解,虽然关于“蒙古的世界史”这类命题在学术界已经引起了众多的关于,但是当属这本书在地域的全面性、资料的翔实、叙述的深刻上做的最好。同时,梅天穆的文笔也相当之好,亦可当作一本消遣读物。
评分叙述部分都是老生常谈,涉及所谓『成吉思大交换』的部分不仅篇幅很小,而且牵强闲扯居多,典型的文人历史。成吉思大交换这个概念虽然比较勉强,本来还是可以挖掘一下的,但这本书的流行会把它变成一个笑话。
评分全书条理十分清晰,第一部分简述了蒙古帝国的发展与解体,第二部分则分政治、经济、文化等篇章介绍了蒙古治世带给世界的积极影响。书中通过大量详实的故事与数据,修正了蒙古人野蛮残忍的历史形象,带给我们回看元朝这段历史一个新的视角。不过作者的写作偏学术了些,书中陌生的历史人名和地名有点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