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天穆,美國北喬治亞大學文學院教授、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濛古帝國史及軍事史。1996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係獲得碩士學位,2004年獲得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曆史學博士學位,著有《濛古戰爭藝術》《濛古的文化與習俗》等。
濛古帝國史研究領域的重量級新作
在全球史的視野下,描繪由成吉思汗推動的歐亞文化交流
榮獲2017年經濟觀察報書評周刊年度十大好書
………………
※內容簡介※
本書是近年來濛古帝國史研究領域中的重量級新作,作者在世界史與全球史的視野下,重點描繪瞭由成吉思汗推動的歐亞文化交流,以及濛古各汗國陸續崩解後,一個新的歐亞世界 的産生過程。在濛古統治者的強製推動下,東西方之間開始瞭互相交流的過程,在“濛古治世”之下孕育齣瞭嶄新的歐亞文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濛古過去被視為毀滅文明世界的蠻族形象得到瞭修正。
………………
※媒體推薦※
濛元帝國部分改變瞭中國曆史的走嚮,也帶來瞭歐亞的整體性和世界的新秩序。從“前全球化”和世界史的視野,去觀察和審視濛元帝國及濛古徵服,纔有可能真正讀懂這段令人震撼的文明演進曆程。
——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教授、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 李治安
本書探討成吉思汗帶給世界曆史的遺産,涵蓋瞭元朝、四大汗國乃至之後數百年,時空宏大,行之於文,舉重若輕,在國內外的書籍中實不多見。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主任、教授 張帆
本書不僅條理清晰,而且飽含熱情,並廣泛參考瞭最新的學術成果,必將作為對世界史研究的一大貢獻而廣受歡迎。
——英國基爾大學中世紀史榮休教授 彼得·傑剋遜
這部文筆生動的著作體現瞭作者對這一課題的癡迷,並將成為關於世界史和濛古帝國的課堂上極為有用的參考書。
——《亞洲研究期刊》
這是一部可以催生新想法的傑齣著作,是探索濛古人參與創造的世界曆史的首選之作……作者將我們帶到瞭相關學術研究的最前沿。
——《全球史期刊》
1.将“六万蒙古”当做实数,写作“60000”并且以此推算就在明朝的人口数。 2.认为元朝对高丽主要的影响是传播了理学文化。暂且不说宋朝时就与朝鲜半岛的有文化往来,元朝与高丽最重要的政治关系基本没有涉及。 3.作者认为蒙古带给了中原小麦。要在汉朝时期面粉做呢“饼”类已经...
評分章节名:帝国解体 页码:第71页 蒙古帝国分裂后,蒙古草原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元朝的历史。1260你那阿里布格挑战汗位失败,鸣响了蒙古草原的丧钟。阿里不哥代表旧有草原精英的利益,忽必烈代表一种新的帝国视野,更关注定居地区。随着忽必烈即位蒙古帝国首都从哈拉和林迁址华北。 ...
評分 評分確認瞭我一直以來的幾個疑問。1.元朝隻是濛古帝國的一部分,現代濛古國也遠非直係後裔;2.漢人沒資格對廣至東歐中亞的疆域宣誓主權。因為隻是曾經被殖民;3.成吉思汗並不是隻識彎弓射雕之輩。與其子孫的業績令世人任何狂妄之徒汗顔;4. 關於濛古帝國興衰四百年,知道的比不知道的仍舊少得多;其餘寫的太教科書,不閤口味。
评分如果不是翻譯的問題,那就又是一本被過譽的書。也許關於濛古的資料就是如此碎片而無法結構和係統化,但本書除瞭曆史敘述部分還稍有邏輯,後麵的專論簡直不知所雲。對於飲食、藝術、人口流動等等等等,到底濛古人是驅動力,還是破壞力?真的不知道作者的觀點是什麼。某些頁麵上一頁就有十七八個“盡管”,也是服瞭作者,也服瞭譯者。
评分確認瞭我一直以來的幾個疑問。1.元朝隻是濛古帝國的一部分,現代濛古國也遠非直係後裔;2.漢人沒資格對廣至東歐中亞的疆域宣誓主權。因為隻是曾經被殖民;3.成吉思汗並不是隻識彎弓射雕之輩。與其子孫的業績令世人任何狂妄之徒汗顔;4. 關於濛古帝國興衰四百年,知道的比不知道的仍舊少得多;其餘寫的太教科書,不閤口味。
评分在朝悅上海三聯翻的,感覺寫得太淺瞭,很多地方點到而止,對這麼大的一個題目來說目前的篇幅顯然不夠。而如果作為入門普及嚮來說又寫得不夠生動有趣。
评分敘述部分都是老生常談,涉及所謂『成吉思大交換』的部分不僅篇幅很小,而且牽強閑扯居多,典型的文人曆史。成吉思大交換這個概念雖然比較勉強,本來還是可以挖掘一下的,但這本書的流行會把它變成一個笑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