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谕之夜

神谕之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年出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中产犹太家庭,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被视为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

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纽约三部曲》《幻影书》《在地图结束的地方》《密室中的旅行》《日落公园》,以及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冬日笔记》等。他曾获法国美第奇文学奖、美国约翰•克林顿文学杰出贡献奖、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被翻译成四十余种文字,他也是每年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人选之一。

奥斯特担任编剧并执导的电影作品有《烟》《面有忧色》,其中《烟》在1996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最佳编剧奖。他最近的一部小说是《3421》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美] 保罗·奥斯特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244
译者:潘帕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4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020132942
丛书系列:99读书人 保罗·奥斯特作品
图书标签:
  • 保罗·奥斯特 
  • 美国文学 
  • 小说 
  • 美国 
  • 外国文学 
  • PaulAuster保羅•奧斯特 
  • 文学 
  • 长篇小说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编辑推荐】

有时事情发生之前,我们就有感觉,即使没有醒悟到。

我们生活在当下,可未来也时刻包含在我们体内。

也许这就是写作的本质。不是记录过去的事情,

而是促成事情在将来发生。

-------

-------

【媒体推荐】

“这个世界被偶然主宰,随机事件潜行在每个人生活的每一天,生命可能随时被剥夺,毫无理由。”

小说中的两位作家都让写作变成了对自身生活的活体解剖。他们写作是为了挽回、修复困难重重的过去。而也许正是在写作中,他们有如聆听神谕一般瞥见了自己的未来。

——《卫报》

让读者心驰神漾欲罢不能是奥斯特一贯的拿手好戏,故事层层展开,彼此缠绕,不同的故事交相印证,你逐渐分不清哪个故事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又是谁在讲述这些故事。

——《纽约时报》

-------

-------

【内容介绍】

奥斯特最危险的一部小说,思考并追问生命的偶然

结局尽在你手中时,你是否能改变令你心碎的结局,

又或者,你是否有能力这么做?

大病初愈的作家西德尼在1982年9月18日走进一家叫“纸品宫殿”的文具店,买到了一本让他的灵感疯狂迸发的蓝色笔记本,从此他的生活被无可挽回地撕开了一道口子。

西德尼虚构了一个名叫尼克•葆恩的出版社编辑。尼克为了惊鸿一瞥的爱情,带着已故作家西

尔维娅•马克斯威尔的一份题为《神谕之夜》的手稿,彻底逃离之前的生活轨迹。但随着情节的逐渐失控,尼克无可避免地让自己被永远囚禁在一处地下室里。

而随着写作的进行,西德尼诡异地发现自己的小说与他身边发生的离奇之事逐渐偶合,同时,疯狂的写作也有如神谕,让他洞察妻子格蕾丝和她身为著名作家的教父约翰之间多年来的隐秘。他毁掉了那本蓝色笔记本,却发现令自己恐惧的故事才真正开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一直以为我偏爱没有什么情节的小说,像图森或者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最纯粹的记叙每一个细节也许更能接近一个宏伟而复杂的真相,这种小说的好处在于,当你想要复述的时候,那些倾盆而出的细节掩盖了一切描述性的语言,你所能复述的只不过是一个寂寥和干涩的梗概而已...  

评分

这是《去年在马里安巴》的最后一句话,却被我用在《神谕之夜》上,英文名是Oracle Night,译成中文就显得事儿事儿的。这就是语言的代沟,没办法的。初阅此书,我就在日记本上迫不及待地写下:究竟要买多少书才能遇到一本《神谕之夜》?真的看完之后,我却茫然了,说不清...  

评分

罗豫/文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作家原本就是在甲骨文上书写卜辞的人,数千年后,当作家旋开笔帽,让墨迹在蓝色的笔记本上自由流淌时,神谕和创作,早已辨别不清。正如《神谕之夜》的主人公希德尼的抱怨:“我说不清楚是我在用笔记本还是笔记本在用我。” 不仅如此,对那些并非作家...  

评分

我在麦当劳北京路分店读完这本书.时正中午.我正在等人.在这之前的几天.无论在电脑前坐着.在地铁里站着.还是在睡床上躺着.我似乎都没有停止对这本书的阅读.一个关于作家本身的虚构的故事.又是一个真实的.残酷的.血淋淋的.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 Oracle Night.神谕之夜.作...  

评分

还在看<神谕之夜>。真迷人。每个情节的转角都是偶然,熟极而流的蒙太奇跳接。查了下资料,保罗.奥斯特君果然是有电影业从业经验的人。当过戛纳影展评委,还曾和香港导演王颖合作数次。1990年,《柏林苍穹下》的导演威姆•文德斯邀他就《马耳他之鹰》里的一个段子合导一部电影...  

用户评价

评分

3.5;第二条故事比较好。主线看到一半已经猜到狗血剧情了,蓝色笔记本才是主角。

评分

多年后,再版了奥斯特。。。

评分

19.05.02晚上看完,细思极恐的故事,值得细细回味,说起来也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么喜欢在考试之前看小说看电影。 "思想是真实的,文字是真实的,人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有时事情发生之前,我们就有感觉,即便没有醒悟到,我们生活在当下,可未来也时刻包含于我们体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命运似乎是被安排好的,在一些微小的事情里,微妙的感知到未来的存在。

评分

以为所有的碎片和书中书的剧情最后会拼在一起呢,结果都是隐喻和衬托~虽然这样的手法更高级,但是读完终归不够满足。

评分

喜欢小说的结构和节奏,故事中有故事,故事中的故事中还有故事,而三层故事的人物之间充满隐喻。也喜欢书中那个moral,尽管我是个佛教徒:这个世界被偶然主宰,随机事件潜行在每个人生活的每一天,生命可能随时被剥夺,毫无理由。译者潘帕是本书给我的第三惊喜,译笔非常好,想看他翻译的其他书,上一次给我这种冲动的译者是《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的译者饶佳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