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H·弗莱,耶鲁大学英美文学系威廉·兰普生讲座教授,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专家。著有《华兹华斯和关于我们是谁的诗歌》(Wordsworth and the Poetry of What We Are)《为诗一辩:关于写作需要的沉思》(A Defense of Poe try:Reflections on the Occasion of Writing)等。
20世纪文学理论流派、文本和结构-作者(读者)和心理-社会语境的阐释结构
直击文学根本问题,剖析20世纪众多文学理论流派核心要素
………………
※内容简介※
本书由作者在耶鲁大学开设的广受欢迎的文学理论课改写而成。作者在这本书中带领读者游 历了20世纪文学理论的主流。全书讨论的核心是一系列根本问题:什么是文学、它是被如何生产出来的、应该如何理解文学、文学的目的是什么。
弗莱处理了20世纪文学理论中的重要主题和潮流,包括阐释学、形式主义、符号学和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和历史主义方法、社会身份理论、新实用主义及理论,并在结尾处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通过哲学和社会视角串联起这些潮流,作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整体连贯的语境,帮助读者深入阅读文学作品。
………………
※名人推荐※
没有一本理论导论能像弗莱这本既权威、涉及范围广,又好读、引人入胜,经常让读者感到风趣幽默;没有人能够将文学理论的发展与哲学和历史结合得这么好;没有人能以如此熟练的技巧展示理论家之间的联系和分歧;也没有人能够如此自信地在为难度极大的理论观点做出简洁概括和对讨论中的尤其给人启发的理论家的篇章段落进行细致解读之间来回游走。以上几点使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获得了极大的快乐。
——理查德·雅各布斯(Richard Jacobs),英国布莱顿大学首席文学讲师
本书是美国著名大学一门本科生文学理论基础课程的讲稿,其涉及经典文本的广度、探讨理论问题的深度、对文学理论的热点的把握,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水准。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研究者,相信都会从中有不少的收获。
——罗钢,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本书最后一章,弗莱教授就语言—现实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三点看法。作为全书的逻辑终点,他不仅就前文讨论过的诸多文学理论流派的核心问题给出了审慎的解答,而且为被污名化的文学理论做出了强有力的精彩辩护,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汪民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轻禅 阅读、写作,这两项技能几乎人人都要用到,也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对于有点文化的人来说,阅读与写作和吃饭睡觉一样,似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这其中有绝大多数人,只是单纯的阅读与写作,没有理论支撑。曾经的我也是这样,后来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和写...
评分对比阅读中西方的理论著作,会发现两者有明显的差异:中国的文学理论(包括文学史)大多侧重于用例子来作为论据。即便是理论性稍强的《文学理论教程》,提及“文学典型”、“艺术真实”、“文学接受”、“期待视野”等抽象专有名词时,也倾向于用耳熟能详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或...
评分在全民追捧《10天打造完美好口才》、《10天掌握快速阅读》等畅销书的高速时代,谈论对文学经典或者理论类基础书目的深度阅读,似乎有些不合时宜。毕竟很少有人喜欢做这种“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傻事儿。但这真的是傻事儿吗?之前有个姑娘花了两万多块,报了多个学习班...
评分 评分文|轻禅 阅读、写作,这两项技能几乎人人都要用到,也几乎每天都要用到,对于有点文化的人来说,阅读与写作和吃饭睡觉一样,似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这其中有绝大多数人,只是单纯的阅读与写作,没有理论支撑。曾经的我也是这样,后来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和写...
课堂实录。让我惊讶的是耶鲁开给本科生上的理论导论课,授课的理论难度和逻辑思辨深度,秒杀国内一众学校的研究生课程。问题也许不是人家讲授的太深了,而是我们了解得太浅薄了。
评分首先我对于那些说本书翻译得很差的评论,我真心想问一句:是她翻译得差,还是你读这本书的基础知识不够?其实你读不懂的不是她的译文,而是其思想,那需要很多铺垫。对于我这样二十年后重新翻越文学理论的人来说,的确德里达、拉康等几章是有些绕的,但还是可以尝试理解的,这也许得益于大学毕业来坚持阅读的习惯吧。的确这本书不适合入门:如果你没有那本配套的文论选,你需要非常不错的积累才能大致看懂。但一旦过了这道坎,那么读一下,保持自己对文学理论的敏感,还是很好的。想简单?那么这本不适合你,去读译林出版社牛津通识读本里那本入门吧!
评分不推荐任何想了解文学理论的人读。这本书最大的问题有两个:第一,书中内容是作者上课所讲整理后的文字版本,课程的基础阅读背景材料大部分来自另一本叫做《批评传统》的书,这本书没有中译,编者也没有把相应内容提供给读者,导致各个理论概念模糊不清;第二,全书少有引注和注释。这对一本文学理论导读书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当作者援引一些文学和文化方面的例子时,仅凭口头讲解很难理解。读比较熟悉的法国理论还好,后面提到后殖民批评的时候完全懵逼。导读书应该尽量全面简单地呈现该领域的面貌,而不是让读者费尽心思去查找资料,更何况在没有引注的情况下。作者本身水平堪忧,最后总结的时候还把语言和言语放在一起比较,并借助意图和意思两个概念及其模糊的词语说明两者的关系,简直狗屁不通。编辑怎么有勇气把这本书做出来的?
评分直到离开校园这么久,才猛然发现基础知识之于一门学科以及每个人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基础知识是根,决定着以后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茁壮成长。
评分四颗星是打给愿意受虐的英语文学学生的。因为我没读过书中的阅读材料,而且对是否需要学习文学理论本身就充满怀疑,所以只看明白个大概。结论是。。后半部分根本不是什么文学理论,明明就是社会痛点分析嘛。只有前面文本结构是西式语言学理论,对理解英语文学有一定帮助。嘛,感兴趣就翻翻吧,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