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桑塔格
1933年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芝加哥大學。1993年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學院院士。她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與西濛娜•波伏瓦、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文學奬及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2004年12月28日病逝於紐約。
蘇珊•桑塔格與西濛娜•波伏瓦、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文學奬及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
“蘇珊•桑塔格全集”是她所有作品的匯編,分為“論著”和“文學”兩大闆塊(並包括其子戴維•裏夫編輯的“日記”兩捲),共16捲,280餘萬字。“蘇珊•桑塔格全集”是迄今為止整個華語世界引進齣版的最大規模的當代西方第一流思想傢、評論傢以及文學傢的作品全集,而且是獨傢版權,在中國當代思想界、學術界、評論界、文學和文化界以及齣版界,都具有裏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反對闡釋》是蘇珊•桑塔格最著名的文集之一,是奠定其美國“現有的目光最敏銳的論文傢”地位的成名作,評論的鋒芒遍及歐美先鋒文學、戲劇、電影,集中體現瞭“新知識分子”“反對闡釋”與以“新感受力”重估整個文學、藝術的革命性姿態和實績。
之前只看过该作者的"论摄影"与"疾病的隐喻",却未曾看过这一本,照理说不应该来这里大放厥词的,然而今天看到的一段话,让我觉得或许把这段胡扯放在这里最适宜不过. =========原文如下==========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人民版,96页:“其杰出的院长N.里亚扎诺夫将在三十年...
評分In Susan Sontag’s text, she has a demonstration between “two cultures”, which are the literary-artistic and the scientific.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diagnosis of them is, for the literary-artistic culture is understood as a general culture, w...
評分终于买到了桑塔格的《反对阐释》,很欣喜。 首先,我很崇拜桑塔格,这个女人的文字很犀利,而且精准,她可以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世上很多人其实做不到这一点。 其次,第一篇《反对阐释》很符合我的口味,我一直都很想鄙视一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她完整的表达了我想说的...
評分[ 2006/08/01 06:31 | by blind ] 这本书到我手里已经五个月了,距离我阅读完它也有将近两个月。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会想到谈论它。 也许是最近生活中的事情太多,在左支右绌手忙脚乱的时候,不免怀念一些超脱它们,更接近于思考的体验。就象肉吃多了,就会想念青菜,酒喝多...
評分之前只看过该作者的"论摄影"与"疾病的隐喻",却未曾看过这一本,照理说不应该来这里大放厥词的,然而今天看到的一段话,让我觉得或许把这段胡扯放在这里最适宜不过. =========原文如下==========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人民版,96页:“其杰出的院长N.里亚扎诺夫将在三十年...
“為取代藝術闡釋學,我們需要一門藝術色情學”
评分多元化。本來看完感覺還好,看到最後的《三十年後…》憂慮重重,處於迷霧之中什麼也看不清。何不是又轉瞭迴去再建一個烏托邦?
评分蘇珊·桑塔格的可貴在於對藝術的預見性和先鋒性,桑塔格認為闡釋行為大體上是反動和僵化的,以及闡釋還是智力對世界的報復,對於藝術作品來說,或許創作者本人的意圖纔是最緊要的,過度解讀反而會增加障礙,這種闡釋不包括那些真正精確犀利的批評論文,因為它能揭示藝術的感性錶麵。和納博科夫相比,桑塔格同樣具有很深的偏見性,但她這種偏見起源於對更完美的追求,她不關心自己是個怎樣的人,但是會高興地嚮往成為彆的更好的人。有些條目自己知識儲備還不夠,先標記,明年繼續積纍。
评分並沒有全讀完 怪自己知識儲備不夠 總覺得讀評論而不看原文 一方麵容易留下先入為主的印象 另一方麵於兩位作者都是不尊重
评分買瞭舊版,然後再版瞭,和福斯特文集一樣,也是這樣的裝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