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途 1968年生于吉林长春市,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发展社会学博士,2008年开始就职于北京工友之家。著有《谁搬迁了?——自愿性移民扶贫项目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分析》、《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编著有《打工者参与式行动研究》(合编)。
吕途通过深入访谈,记录了34位普通人的所思所想、生命故事,她们是中国女工,从五〇后到九〇后。这些故事延伸出了两个历史:一个是时代变迁的历史,一个是个人的生命历程。当代中国的巨变深刻地塑造着每一个人,而不同年龄段女工的成长经历、谋生历程,也从不为人知的角落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作为女性,她们的恋爱、婚姻和生育是女工故事的重要内容,她们承受着比男性劳动者更为沉重的家庭责任和社会偏见;作为劳动者,她们生活得如何,是否能获得解放和新生,也是衡量社会变革的尺度。女工个体的生命经验固然会显得单薄甚至无助,而当每一位劳动者的经历汇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女工群体坚韧的精神面貌。
本书是“中国新工人”三部曲的第三部。新工人的故事其实是写不完的,他们还走在各自生命的旅途上,继续创造着历史。
这是一册女工的故事。称“故事”,毋宁称生命、遭遇或境况,女工们的生命遭遇与现实境况。女工们的,也是今日世界劳动者、生产者、供养者与服务者的故事。无须添加性别为定语,她们的故事记述并展示了今日世界多数人——在主流媒体上状若无声的多数人的生命境况;必须添加性别...
评分 评分今年1月份读完,一直拖到3月份找到本书作者吕途老师做了采访,她在外地,我们隔着手机屏幕聊了整整两小时。 很多能放在台面上说的问题我都问了,最后选择了一些放在稿件里。这里是稿件链接(http://www.china.org.cn/china/2018-03/06/content_50665186.htm)。 当初找吕老师...
评分人生之光
评分女工的故事,很平淡,也很真实。34个案例,40年跨度,读完大致有几个感受:1.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2.结构性原因带来的人生困局,不是个人的努力或呐喊就可以扭转的;3.贫穷和教育受限会一代代传递,尽管没有人想这样;4.结合底层人民近年的遭际,再回看这本书,尤其感慨:人人并非生而平等,枷锁和利爪无处不在,不能轻易将其归因于个人或政策。5.做女人真难,尤其当遇见那些自以为正确的渣男。
评分人生之光
评分最初几篇更吸引我
评分时代的记录者用只言片语写下了一个个个体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