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瓦雷里(Paul Valéry,1871-1945),法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其诗作倾向于内心真实,以象征的意境表现生与死、灵与肉、永恒与变幻等主题,富于哲理。
本书是瓦雷里对德加的回忆性综述,其中包括作者对德加艺术创作的感悟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艺术的思考。读者从中既能了解德加对艺术的态度,亦能窥见其人格特征。该著还记录了德加的友人或晚辈所讲述的他的趣闻轶事。瓦雷里试图借助多位见证者,从多个方面尽可能给读者呈现一幅完整的德加“肖像”。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德加应该是最早搞明白照片能教给画家什么、画家应当避免从照片中借鉴什么的人之一。比方说,莫奈乐于在画中表现自然某一瞬的模糊印象,物形没有清晰轮廓,以此营造永无休止的变化状态;德加却着意于精准捕捉人物在两个动作过渡一刹那的形态。他接近舞女,只是为了要解释她们。这类空间只是动作的地点,这一刻起重要作用的是时间,像迈布里奇的动态连续摄影《奔跑的马》,有一种广延的观赏性。 他是为数不多重视地面的画家。他的地板画得非常棒。有时候他会从较高的位置俯视一个舞女,让她的整个身影投射在舞台地面上。 所谓观察,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想象你所期待看到的东西。“素描不在于线条之外,而在其内”是对观察对象的仔细阅读。素描的每一个局部在多大程度上可能、甚至必然与其模特相像,其整体可能与模特不相像的程度就有多大。
评分委拉斯开兹
评分2018年读书016。轻与重最新一本“小册子”,如瓦雷里开篇名义,体量不足成德加传记,不过信笔涂画,略成草像,如是“私活”满满——非贬义,瓦雷里的写作观、舞蹈观、乃至人生观,到是可窥一斑。除却艺术修养,瓦雷里早早划下道(P10),斯巴达式、斯多葛主义、冉森派云云,不明其意,难免有些磕绊。不过说是草草,德加的性情、天分、执念,足够跃然,只是读的时候,容易被瓦雷里其它征引,议论,转移了注意,比如P51马拉美的五斗橱笑谈。还有一点,德加年轻时的那副自画像,怎么那么像陈汉典……大泉洋好好化妆一番,也可得几分形似。
评分瓦雷里沿袭了艺术从历史场景、肖像画到自然风景的等级制,认为现代艺术热衷静物是一种倒退。“据我观察,现代性无论对于政治、经济生活,或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消遣和行动方式上,都是一种投毒行为。”这些批评表明瓦雷里跟德加相似的立场:受过古典主义的训练,虽然尝试把艺术主体从贵族场景已到洗衣服、马、舞蹈教室(某种程度上是文学中自然主义的影响),但是其线条仍然遵循古代范式,反对颜色对感官的刺激。“在受到类似性爱的强烈而急迫的感觉的驱使之下,艺术家将全部才能投人创作不再是可与否的问题,而成为必然。还有什么比艺术家的这种崇高行为更令人赞叹呢?没有任何茶西能够美过极致的意志、极致的敏锐和极致的技巧”,这也是瓦雷里本人的自画像。
评分新年第一本。关于德加对舞女的看法,私觉得瓦雷里说得很中肯。舞女在德加心里或许只是会舞蹈的雌性动物罢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