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 -1944)
荷裔美国人
学者、作家、历史地理学家
代表作:
《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宽容》《房龙地理》等
译者 :
邓嘉宛
台湾翻译家
从事翻译逾二十年,译作四十余种
代表译作:
《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魔戒》《精灵宝钻》
《饥饿游戏》《提灵女王》《胡林的子女》等
《人类的故事》是房龙所著的一部极具现场感的人类成长史,也是通俗写史的开山之作。房龙以幽默、流畅的笔法,将纷繁复杂的人类历史讲述成了一个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 “人类成长故事”。从古埃及文明的诞生到罗马帝国的衰落,从城市的萌芽到机器对人类的奴役,从文艺复兴到科技进步,从耶稣受难到宗教纷争,从地理大发现到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变革等,讲述了人类的诞生、童年、成长、无知、求索、苦痛、斗争、进步……全书以全景加特写式的通俗笔法,娓娓道来,是一部能同时给人带来见识、趣味和情怀的经典之作。《人类的故事》自成书以来,被译成30多种文字,成为亿万人的历史通识阅读枕边书。
《人类的故事》既是一部极具现场感的人类成长史,也将镜头贴近局部和具体的英雄或普通人,讲述了具体人物的困境、情绪和选择,这其中有犹太人的漫游故事、大航海时代的探险故事、希波战争的复仇故事、马丁路德的信仰故事、埃及艳后的爱情故事、宗教迫害的恐怖故事、基督耶稣的救赎故事等,既引人入胜,更令人在读完后大涨见识、趣味和情怀;
版本特色:
◆ 邓嘉宛精译
《魔戒》译者、台湾翻译家邓嘉宛精译,译文简洁流畅。邓嘉宛在专注打磨《人类的故事》后,不禁感慨:“我将生命中的7个月交给了这本书。”
◆ 完结篇初次译入
首度纳入房龙在初版17年后所作的完结篇(第66章)。该篇犹如一擎精神火炬,激励着后世读者,克服无知与怯懦,勇敢面对变革;
◆ 无障碍阅读
全书作18438字详注,令读者无障碍领略历史之趣;
◆ 保留地图插画
房龙56幅手绘地图插画原样保留,生动再现原作风貌;
阅读价值:
◆ 带读者切身感受历史
全书既有宏大的全景场面,更不乏栩栩如生的特写镜头,奔腾跌宕的笔法和栩栩如生的细节描述,使读者如亲临历史现场,获得对历史的真正“感受”,而非仅仅是“知识”;
◆ 洞见人性、启发当下
房龙对人性具有深刻的洞见,他对许多问题的观察与揭示,对于今天的世界仍然有重大启发;
◆ 坚守理性与常识
房龙曾评价人文主义大师伊拉斯谟“像个巨大的海狸,日夜不停地筑造理性和常识的堤坝,惨淡地希望能挡住不断上涨的无知和偏执的洪水”,而房龙的一生,也在践行这种理想。充满了爱与宽容精神的《人类的故事》,正是一道阻挡无知和偏执的重要堤坝。
读此书前半段,惊异于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的排他性让罗马的自由信仰“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的明智原则收到了冲击。“当野蛮和愚昧的洪水横扫大地,冲毁就有的秩序,要指导生活之舟在惊涛骇浪中把握航向,古希腊哲学家的行为准则便显得有些模糊而不...
评分房龙的故事并没能吸引我。人类的故事只不过是人类正史的缩写。 糟糕的编辑。从一本美术图书中找来了很多不相关的经典绘画作品作为插图,而且不注明出处。
评分记得初中时人教版的课本上一篇《宽恕》的序言,记住了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名字。大约十年过去了,偶然间发现《人类的故事》的作者也是这位大师,就决定看看。说到这儿,我突然觉得挺讽刺的,上学时给了我们大把的时间去学习,都没有一点儿想看的意思,而今毕业,却对书籍念念...
评分 评分从图书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激动地快颤抖了。 久仰房龙的大名,翻开一看,哇,全英文版的。 有颤抖了一次。 不过最后还是下定决心,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查字典,我也要把他读下来~
简短流畅,好喜欢作者诙谐不失深刻的笔触,翻译也很棒
评分没想到这书是中学生推荐读物。初中的学生能理解以政治为中心的世界历史叙述?深表怀疑。不过房龙文笔是很好,知识面也确实丰富,历史观很正,无疑是一本很好的世界历史入门读物。
评分复习了一遍世界史。
评分房龙用词幽默简洁,希望这个暑假能把它看完……
评分全书末尾讲,未来属于生者,作古的人管好自己的事就好了。宗教在历史上引发了长期大规模的杀戮,宗教之后还有所谓自由主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