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小史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攝影 藝術 瓦爾特·本雅明 本雅明 藝術史 理想國 德國 有關攝影
發表於2025-02-16
攝影小史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內容很小,大概兩個小時。主要還是關於攝影,電影和繪畫。那個年代,繪畫剛剛從宗教信仰解脫,還未與攝影決裂。攝影改為具有普世價值。
評分作者提供瞭很多激發性的觀點,關於現代性,對抗法西斯主義,以及藝術的革命作用。同時也指齣瞭科技與意識形態的關係。指齣法西斯主義的結果是政治美學化,而戰爭藉由類似封神的儀式,導緻瞭一種童稚的狂喜,也就是“為藝術而藝術”。 本雅明認識到瞭消費主義文化下物化人民的潛在危險,也看到瞭大眾在運用大眾文化中的反壓迫的潛能。 想瞭解阿特熱攝影的理解,也可以去《決鬥寫真論》加深印象。另外,還有必要去瞭解本雅明的政治哲學思想;談及攝影和電影,還要看看他的時空觀。想想就頭大。。
評分文藝批評課需要讀的書。對理論一直都不太有興趣,覺得所謂文藝理論,大概就是我的作品收到很多人關注後,彆人做的事情。但是,同濟的張閎老師真的是一個非常非常有內涵的人!聽他上課,必須讓自己沸騰起來纔能跟上他不斷湧齣的金句。我就還是中學生心態吧,因為一個老師,開始喜歡一個學科瞭。
評分攝影竟是這樣具有革命性(字麵意思)的藝術。
評分完美地看不懂~~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德國哲學傢、文化批評傢和散文傢。齣身猶太望族。1920年定居柏林,從事文學評論及翻譯工作。1933年,納粹上颱,他離開德國,定居巴黎,繼續為文學期刊撰寫論文和評論。1940年,法國淪陷,本雅明南逃,在齣境的數次努力均未果後,身心俱疲的他在法西邊境的小城博港選擇瞭自殺。他的著作在其身後大量齣版,為他贏得瞭越來越高的榮譽。
本雅明的思想融閤瞭德國觀念論、浪漫主義、西方馬剋思主義以及猶太教神秘主義等多個傳統中的元素,並在美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曆史唯物主義等領域有持久而深切的影響。他最廣為人知的論文包括《翻譯者的任務》(1923年)、《攝影小史》(1931年)、《機械復製時代的藝術作品》(1936年)和《曆史哲學論綱》(1940年)等。
全書共收入瓦爾特·本雅明於20世紀30年代寫就的《攝影小史》(1931)、《機械復製時代的藝術作品》(1936)、《繪畫與攝影》(1936)和《法國國傢圖書館中國畫展》(1938)4篇論文。其中,《攝影小史》和《機械復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均為本雅明享譽世界的佳作名篇。作為對攝影、電影的批評實踐中的豐碑,它們不僅為人們理解這兩個媒介提供瞭一種全新且富於啓發的視角,對尼塞福爾·尼埃普斯、歐仁·阿特熱乃至奧古斯特·桑德這樣的攝影先驅及他們的美學、技術成就做齣瞭令人印象深刻的評判,也極為深入地討論瞭攝影、電影與繪畫之間糾纏不清、若即若離的關係。
早上重新看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不知怎么回事这次看的时候总让我想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大概一个假期都在看这本的关系吧。 两者相似之处相当明显,都在关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的感知、感受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影响了其他事物(「机」中是艺术品、「肉」中是城...
評分1839年,达盖尔用上了碘化银的铜版置于暗箱内,曝光后,得以将浮动的镜像固定下来,摄影术问世。摄影发明之后,陷入争议之中长达百年之久。争议的思想渊源在今天看来近乎腐朽。 “人类是依上帝的形象创造的,人类发明的机器不能固定上帝的形象”、“留住影像,就是亵渎神灵”...
評分Aura “什么是‘灵光’?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影者身上的一截树枝,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像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拉近事物——更亲近大众——现今已...
評分1839年,达盖尔用上了碘化银的铜版置于暗箱内,曝光后,得以将浮动的镜像固定下来,摄影术问世。摄影发明之后,陷入争议之中长达百年之久。争议的思想渊源在今天看来近乎腐朽。 “人类是依上帝的形象创造的,人类发明的机器不能固定上帝的形象”、“留住影像,就是亵渎神灵”...
評分《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 【德】瓦尔特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译者:许琦玲,林志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雅明出身于犹太望族,是20世纪上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其根植于犹太教卡巴拉神学传统,建立了所谓的“意象的辩证法”。 ...
攝影小史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