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拉•斯利瑪尼,法國作傢,2016年憑藉《溫柔之歌》榮獲龔古爾文學奬。2017年被法國總統馬剋龍任命為全球法語推廣大使。
蕾拉於1981年齣生於摩洛哥首都拉巴特,17歲時赴巴黎求學。2014年齣版小說處女作《食人魔花園》,在法語文學界嶄露頭角。2016年齣版《溫柔之歌》,目前法語版銷量已超過60萬冊(強調),版權售齣40餘國。蕾拉的作品因關注女性、深入挖掘女性心理、揭示女性生存睏境而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閱讀。
譯者:袁筱一,華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法國文學教授,翻譯傢,文學評論傢。1992年以小說《黃昏雨》獲得法國青年作傢大奬賽第一名。翻譯法國文學作品二十餘部,其中有盧梭《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勒•剋萊齊奧《流浪的星星》、《非洲人》,勞爾•阿德萊爾《杜拉斯傳》,米蘭•昆德拉《生活在彆處》,蕾拉•斯利瑪尼《溫柔之歌》等。
2016年法國龔古爾奬得主蕾拉·斯利瑪尼小說處女作;一個關於女性的黑色童話;一部女性視角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憑藉《溫柔之歌》徵服法國文壇的80後天纔女作傢;法國總統馬剋龍任命的全球法語推廣大使
張悅然、笛安、阿乙聯袂推薦
---------------------------------------------------------------------------------------------
阿黛爾,一位當代的包法利夫人,一個生活在21世紀的安娜•卡列尼娜,她和丈夫理查擁有看似幸福的婚姻生活,但貌閤神離的婚姻背後是阿黛爾對生活深深的厭倦,阿黛爾隱瞞著丈夫,遊走於一個個偶然邂逅的男人身邊,在欲望的重復中確認著自身的存在,在努力的遺忘中,童年冰冷的記憶卻一次次蘇醒……這是一部關於女性的黑色童話,也是當代女性在母親、妻子等諸多社會角色背後的睏境與迷惘。
阿黛尔因“瘾”而特别。 平庸的生活令她厌倦,她妄想逃离,却身不由己。她只好用美丽乖巧的外表和温馨的家庭做掩饰,包裹住自己的欲望和“特别”。 但她的秘密还是败露了,理查暴怒,从温和的丈夫变成控制狂。阿黛尔却只是笑一笑,继续接受命运的摆布,为“生存”妥协。 她在那...
評分 評分2016年,对女性题材颇为关注的年轻女作家蕾拉·斯利玛尼,凭借《温柔之歌》斩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其实,早在成名作《温柔之歌》诞生前,蕾拉对女性心理冷峻的捕捉与刻画能力就已不容小视。在处女作《食人魔花园》中,她沿袭了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关注并剖析女性欲望的传统...
評分 評分在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里,包法利夫人爱玛不满足于平淡而庸常的婚姻生活,只局限在她想入非非的自我爱情幻境中,转而“慷慨的委身于那些卑劣的家伙”。一个有夫之妇在理想与现实间的徘徊犹疑在福楼拜的笔下纤毫毕现。 法国女作家蕾拉的《食人魔花园》与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充斥著小布爾喬亞的空虛和病態。也擔不起女性視角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個名號,隻是很膚淺錶麵得完成命題作文一樣簡單提及。沒能看齣序中所提及的關於愛和存在的討論,關於癮,也不如《女性癮者》那般專注討論。隻有失控和癲狂。不好的閱讀體驗,不喜歡。
评分從頭啪到尾…
评分欲望導嚮的是毀滅,不是存在的深刻。去愛,去創造,去感受,去虔信,做義事,成義人,是抵禦虛無的唯一的途徑。不過這個時代,也挺艱難,不過何時又不艱難。
评分每個人都有“癮”:女主是對性的癮,而他的丈夫是對“腦海中的美好和諧傢庭生活”的癮。
评分兩部作品都有很濃重的都市生活色彩,以及對新聞事件的藉鑒,這與令人驚訝的精神層麵刻畫一起將人捲入主人公漸近瘋狂的私人空間,處女作比獲奬的《溫柔之歌》要更天然,行雲流水,遺憾在於如果露易絲最後所做的選擇勉強齣於執念,那消失在舞池中的阿黛爾則有點失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