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孽的報應

罪孽的報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1951— ),生於荷蘭海牙,先後在荷蘭和日本就學,曾於萊頓大學攻讀中國文學和曆史,後專注於研究日本。現任紐約巴德學院(Bard College)民主、人權與新聞Paul R.Williams教授,為《紐約時報書評》《紐約客》《金融時報》等多傢重要媒體撰寫評論。作品涉獵廣泛,最新著作有《零年:1945》《阿姆斯特丹的謀殺案》等。

個人網站:http://www.ianburuma.com/

出版者:上海三聯書店
作者:[荷]伊恩·布魯瑪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60
译者:倪韜
出版時間:2018-2
價格:75.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266200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德國 
  • 曆史 
  • 二戰 
  • 日本 
  • 理想國譯叢 
  • 伊恩·布魯瑪 
  • 理想國 
  • 世界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二戰結束七十年來,當正義的一方歡呼勝利,德國和日本這兩個“危險的民族”,又是如何麵對自己不光彩的過去?錶麵看來,德國人對大屠殺的徹底反省,日本對侵略責任的抵死不認,世人有目共睹;然而在曆史的陰影下,關於奧斯維辛、廣島、南京這幾個煉獄之所,關於曆史的勝者審判和曆史的紀念泛濫,以及為瞭實現“正常化”的努力和手段,兩個看似迥異的國度,實則都充滿瞭難以分辨是非的灰色地帶。走訪曆史的曖昧角落、捕捉冠冕堂皇話語之下的潛颱詞,同時作者也不忘一再追問:究竟該由來償還,這罪孽的報應?作者走訪二戰的代錶性城市奧斯維辛、廣島等,從相關的人物訪談、媒體言論,以及紀年活動及紀念建築等文化産物各方麵深入探討,引導讀者思考日本人與德國人在麵對曆史時的同與不同,追尋隱藏在反思與懺悔、否定與歪麯以及麻木與逃避背後的民族心理、集體記憶。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本书由于从英语原文译出,故在对应一些Buruma提到的日语词汇时,出现了一些错讹或似是而非之处;以下简单对其中日语及部分英文专有名词做一勘误,页码均以广西师大2015年版为准。因手头无英语原版,错漏之处还请留言指出。 43页:“它肇始于1860年代的‘驱除鞑虏、拥护皇权’运...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书对德日两国的国民心理分析得很到位,几个观点很不错:日本人政治上的不成熟(未形成辩论的传统)是导致无法正视历史的原因之一;文化并非唯一原因,政治体制更为关键。而把自己视为战争受害者(原子弹爆炸)而非加害者的心态更是概括的很到位。 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的立意不明,寫作手法也很迷,充斥著大量的渲染和個人主觀想象,像雜文甚至散文,不能說是中立史觀,確實是遊記。

评分

我一直相信,原子彈底下無冤魂。 每次日本有個風吹草動,鄰國就紛紛抗議,喊幾句口號,煽動民族主義仇恨,這種做法和日本右翼極端分子也沒啥區彆。什麼時候纔能塌下心來,有這樣冷靜理性的聲音。

评分

很廣泛而精細的觀察,提齣瞭許多深刻的見解,特彆是把政治結果的因素提高到民族與文化之上。

评分

很典型的西式囉嗦,看得人昏昏欲睡

评分

對天皇沒有審判使得不能自上而下進行清算,更多得著眼於廣島長崎使得他們以為自己是受害者而不是戰爭的發起者,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不足,覺得是單一事件。德國現在崇尚的是現行的政治製度,而日本依舊強調自己的民族性,也有可能使他們依舊有優越感覺得自己正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