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小说家、记者,20世纪文学大师之一,1954年以《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等等。
【译者】
孙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80年代初赴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任专职翻译。大学期间翻译并出版有《莫扎特》《肖邦》《马克•吐温自传》等。1987年考入美国沃顿商学院劳德研究院,后投身金融行业。现任美国德太集团(TPG)中国管理合伙人,为中华股权投资协会(CVCA)创始人和现任理事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劳德研究院董事会校董,以及大自然保护协会亚太协会理事。
《流动的圣节》为“传记馆”系列之一种,是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的自传性回忆录。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橡树园的一个医生家庭,酷爱打猎、钓鱼、斗牛、拳击、饮酒和文学创作,他的生命和文字激动了整整一代人及其后世,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青年时代的海明威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长期居住在巴黎,开始创作小说,并在那里结识了斯泰因、庞德、菲茨杰拉德等许多作家。晚年,海明威回忆在巴黎的这段经历,写下了《流动的圣节》一书。
当差不多十岁的杜拉斯和小哥哥在雨后水洼游戏的时候,一个美国小说家来到法国女人的祖国。“有时候在某地写作会比在另一个地方写作更好,不管人或者生物都需要移植”,小说家后来如是写道。 E.D White曾描述:“所谓的大都会就是充斥着大楼,黑人,还有可以彻夜狂欢的地方。...
评分1957年,海明威的年龄逼近六十。三年前,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文学史的不朽地位。同时,海明威迎来了健康不佳的暮年,甚至记忆力都受到疾病的侵蚀。 他开始回忆。 海明威于当年秋天在古巴的观景庄开始动笔,期间去爱达荷州的凯彻姆、西班牙,又重返古巴,一直断断续...
评分现在我每天都睡的很早,又起的很早。生活里一下凭空多出好多早晨来。薄云天,晨光照的一切都是灰亮的,屋瓦上居然有鸽子在走。薄薄的光线,薄薄的云层,薄薄的车流,薄薄的悲喜莫辩的心思,薄薄的早晨。法语里,与薄薄相对的是厚厚的,肥肥的,肥话就是荤话,黄色笑话,肥汤就...
评分海明威的巴黎 文/Sofia 书的扉页上,引用了海明威致友人的一句话:“假如你有幸能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巴黎都会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个不固定的盛节。” 很遗憾,我并不曾在巴黎生活过,我只是去过巴黎。而巴黎,彼时给我的印象并不是很好。在我...
评分JUST MARK MY MID-TERM THESIS ----------------------------------------------------- Paris is no wonder not a strange city to everyone. Referred by millions of people at different tones, Paris has won extreme flatters as well as abuses. However, Paris ig...
海明威的巴黎 有菲茨杰拉德 有乔伊斯 有塞尚 莫奈 七年勤俭的写作和文艺的碰撞进一步塑造了文豪 而巴黎的一切因为他们的身影 永远是一场盛宴 译者是文学专业转金融 也是个有共鸣的人
评分1.一部城市记忆,少了一点情怀,读罢像喝了夹生的酒,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2.一个时代的光辉经过百年沉淀才历久弥新,移步百年前的巴黎它又是怎样存在着呢?换句话说,我们真的可以真实的窥见百年前“流动的圣节”吗?3.论当时的巴黎人有多爱喝酒,此书可见一斑。
评分这个版本的翻译真的非常糟糕了
评分你变了,巴黎也会变,尽管巴黎始终是巴黎。我开始理解也许寻欢作乐也是人生里一点温存的意义...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海明威总是饿肚子啊...
评分庞德太有意思了吧,菲茨杰拉德像个智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