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

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法律
作者:陈瑞华
出品人:
页数:342
译者: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367812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学 
  • 刑事诉讼 
  • 陈瑞华 
  • 法律 
  • 刑事诉讼法 
  • 司法制度 
  • 证据法与诉讼法 
  • 法学/法律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引入了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对中国刑 事诉讼制度的模式化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一些旨在揭示中国刑事诉讼之特性的模式概念。本书并不局限于对法律条文之优劣得失的讨论,而是立足于对问题的存在及其成历的客观解释,尽量关注刑事程序法的“实施状况”,将“社会中的法律”而不是“书中的法律”作为研究的对象;本书也不满足于对各种诉讼问题的技术性描述,而试图透过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事实和现象,来揭示出那些隐藏在制度背后的深层结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尽可能地上升为概念和理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犹豫了一会儿,不知道该打三星还是四星合适。可能减掉一半的篇幅,本书就会成为一本完美的论著。作者提出的问题比较到位,直指中国刑事审判中的核心层面,但除此之外便没有了,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法。当然也有在目前的情势下任何方法都有点空中楼阁的意味,于是作者索性不提了...  

评分

犹豫了一会儿,不知道该打三星还是四星合适。可能减掉一半的篇幅,本书就会成为一本完美的论著。作者提出的问题比较到位,直指中国刑事审判中的核心层面,但除此之外便没有了,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法。当然也有在目前的情势下任何方法都有点空中楼阁的意味,于是作者索性不提了...  

评分

两版序言都着重强调作者在书写本书内容时是以社会科学的方法考察中国刑事诉讼问题,摒弃那种停留在书本和法律规范的研究方法,尽量关注刑事程序法的“实施状况”,并透过一系列复杂的事实和现象,抽丝拨茧的找出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存在的制度问题、结构因素、历史原因、内在特...

评分

犹豫了一会儿,不知道该打三星还是四星合适。可能减掉一半的篇幅,本书就会成为一本完美的论著。作者提出的问题比较到位,直指中国刑事审判中的核心层面,但除此之外便没有了,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法。当然也有在目前的情势下任何方法都有点空中楼阁的意味,于是作者索性不提了...  

评分

犹豫了一会儿,不知道该打三星还是四星合适。可能减掉一半的篇幅,本书就会成为一本完美的论著。作者提出的问题比较到位,直指中国刑事审判中的核心层面,但除此之外便没有了,没有提出任何解决方法。当然也有在目前的情势下任何方法都有点空中楼阁的意味,于是作者索性不提了...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是蛮豁然开朗的 虽然没有提出什么解决办法 不过现状也确实难提出改善之路 无法大刀阔斧的改 慢慢细小的改又成效不大 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本就没有完美的制度吧

评分

(80th)这本书非常深入的剖析了中国的刑诉制度,虽然随着新的刑诉法的出台,部分内容已经从法律上被修改,但是我询问过刑法老师,我国的卷宗笔录为中心、被告人权利无法得到保证的情况存在、并且短时间内也不会改变,因此书中的观点也不能理解为过时。帕克的对抗性司法或许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者要是能缩减一半的篇幅就好了,论述太过于追求严谨,反而导致一个论据重复、多次的使用,导致内容过于累赘,否则的话,将全书视为一篇学术性很强的论文也是可以的。

评分

好冷- -但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的概括实在戳点

评分

检察官是中立化还是当事人化?刑事被害人的有关权利?一涉及到刑事就要全交给国家吗?刑事和解的利与弊?还有很多看是完美的建议其实没有良好的前提,它能适合与中国吗?没有付诸于行动的理论都是空想,可付诸于行动的却又表现出诸多缺陷到底怎样才能找到完善的中国模式,可能这永远是一个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个制度都会存在缺陷,只是我们得试着去把缺陷最小化!

评分

读书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