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昇并论,称“南洪北孔”。
明代末年,曾经是明朝改革派的“东林党人”侯方域逃难到南京,重新组织“复社”,和曾经专权的太监魏忠贤余党,已被罢官的阮大铖斗争。结识李香君,并与其“梳栊”。阮大铖匿名托人赠送丰厚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李香君知晓坚决退回。阮大铖怀恨在心。弘光皇帝即位后,起用阮大铖,他趁机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坚决不从……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全剧其中穿插当时历史事件,南明君臣如何花天酒地,四镇带兵打内战,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投河自尽等。
编辑推荐
《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所著昆曲剧本,本书做了全本注释,重新设计了排版。古今阅读习惯不同,古戏本上人物出场只写行当名,有时一出戏会有多人使用同一行当,容易产生歧义,所以本书将人物的指称从行当名全部换成了人名。本书虽然有部分形式改动,但在文字校注方面诚意考究,以最早的康熙介安堂本为底本,同时参校西园本(乾隆)、嘉庆本、兰雪堂本(光绪)、暖红室本(宣统),尽量保留了康熙间刻本的原貌,在个别不通或缺失处参考善本择优校正。血染扇面画作桃花,血染江山何处桃源?果麦典藏版《桃花扇》为你讲一个倾国之恋的传奇故事。
本书邀请古风画师鹿菏绘制了一套共8张周边明信片。每本随机赠送2张。整套明信片在果麦天猫店上另有销售。
读《桃花扇》,第七出《却奁》里有段女主角李香君的言论,说得很是慷慨激昂: (旦怒介)官人是何等说话,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於何等也?……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
评分题为《帝女花》一句歌词,私以为正是那明末王朝末日狂欢的最佳注脚。 至今读《桃花扇》三次有余,每次都会为孔尚任在序言中写道的“桃花扇底送南朝”而掩卷叹息,细品这句话,感其包含了多少明末遗民的无奈与不舍、泪水与哀叹,又有多少难以尽述的暂离之状、永诀之情!这并非仅...
评分题为《帝女花》一句歌词,私以为正是那明末王朝末日狂欢的最佳注脚。 至今读《桃花扇》三次有余,每次都会为孔尚任在序言中写道的“桃花扇底送南朝”而掩卷叹息,细品这句话,感其包含了多少明末遗民的无奈与不舍、泪水与哀叹,又有多少难以尽述的暂离之状、永诀之情!这并非仅...
评分 评分往昔繁华富庶的朝代,官吏没有配备如今各种便携的计算和记录工具,以及蜘蛛网般密集的网络。于是我们无法去向当年的县府师爷们打听一些细节。比如,汴梁城的手工业者在庆历二年,绣了多少幅鸳鸯锦帕,打造了多少副金蝉宝钗,打磨了多少个玉佩。这些东西在一千年之前的宋朝都城...
因为哀江南看了,注释的典故和明史挺用心
评分初读《桃花扇》以为是讲侯李二人乱世情爱,读至“偏是那点风月情根,割他不断么”,立意高蹈,便觉两人上穷碧落下黄泉之寻觅全是梦幻。中间二人情受阻碍,杨文龙左右逢源,正要辨他是善是恶,结局也未辨出,与传统词曲极奸极坏的形象刻画全然不同。终归南明王朝一场戏,苏昆生和柳敬亭等人归隐桃源,显示出的是对此戏之流连,孔尚任又何尝不是如此?
评分孔尚任是孔子的第六十四代世孙,曾将《红楼梦》一书题为《风月宝鉴》。 人面耶?桃花耶?虽历千百春,艳红相映,同种桃之道士,且不知归何处矣。 请问今日要听那一朝故事? 不拘何朝,你只拣着热闹爽快的说一回罢。 相公不知,那热闹局就是冷淡的根芽,爽快事就是牵缠的枝叶;倒不如把些剩水残册,孤臣孽子,讲他几句,大家滴些眼泪罢。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
评分“桃花”意象,既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绚丽、飘零的爱情;又是供文人于乱世“逃之夭夭”的世外桃源,穷则独善其身。 词藻警人,余香满口,好对子比比皆是。三春云物归胸次,万里风烟到眼中。
评分因为哀江南看了,注释的典故和明史挺用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