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叛乱的背景

安禄山叛乱的背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蒲立本(1922—2013),加拿大著名汉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汉学教授,在唐史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后转向古汉语语言学研究,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出任教授。曾任加拿大亚洲研究学会会长(1971—1974)、美国东方学会会长(1990—1991)、国际汉语语言学学会主席(1995—1996)等。

出版者:中西书局
作者:[加] 蒲立本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丁俊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514016
丛书系列:中西学术文丛
图书标签:
  • 隋唐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蒲立本 
  • 安史之乱 
  • 唐史 
  • 隋唐五代史 
  • 古代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安禄山叛乱的背景》是西方学界对安禄山叛乱的背景进行系统梳理的经典著作。分序言、第一章引言,第二章讨论安禄山的出身及早年经历,第三、四、五章分别讨论安禄山叛乱的经济、政治、军事背景,第六章为河北的特殊形式,第七章讲述李林甫专政时期的安禄山。并附附录五篇,及参考目录、行政机构及职官词汇表、人名索引。并附有《内蒙古的粟特聚落》一文。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葡立本55年写完这本书后不再涉及唐史研究,按说应该有第二集讲安史之乱的详细过程,但再无下文了。葡立本后来来华绝口不提唐史,只提汉语音韵学。黄约瑟译完此书后没等到出版就仙逝,他的译作也就此消失,这本书再次被译成中文出版要到2018年,已是63年后。这书的背景都够塔希...  

评分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就不行了。中国古代王朝,大的动乱一般都是在王朝的中后期。比如汉代的黄巾之乱,清朝的太平天国。但“安史之乱”不一样。它爆发在唐朝最鼎盛的开元盛世。书中给出的原因是唐玄宗在自己的开疆拓土的故事里难以自拔。 “安史之乱”若在唐代开国的初年,这...  

评分

葡立本55年写完这本书后不再涉及唐史研究,按说应该有第二集讲安史之乱的详细过程,但再无下文了。葡立本后来来华绝口不提唐史,只提汉语音韵学。黄约瑟译完此书后没等到出版就仙逝,他的译作也就此消失,这本书再次被译成中文出版要到2018年,已是63年后。这书的背景都够塔希...  

评分

1.关于安禄山的出身,不像过去传言的那样身世不明,而后又是充当互市牙郎这样的小角色。他应该就是出自安家,而且安家似乎还是粟特或六胡州中的望族,光是后来这家人中就同时出了两位节度使——安禄山和安思顺,这是颇不寻常的。如果安家是个小角色而不是在塞上有一定影响力的...  

评分

安禄山为什么叛乱 安史之乱是比较明显地,由于中央和地方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内乱。从安禄山个人角度分析,叛乱有3个原因。 一、 位极人臣 利益集团的斗争,导致安禄山势利作大。唐朝有一个制度就是“出将入相”,将军可以作丞相,也就是文官和武官可以互相转换。因此,作为掌...  

用户评价

评分

原价买到一本,不如去年那本藩镇的博士论文精彩

评分

唐史看得不多,偶然看到豆瓣好友里好像有推荐就买了一本看看,时隔久远,确实没有晚清史好读,首先就是生僻的名字太多了,这本书里好多人名的字我都不认识。而且开篇就花了很多功夫讲安禄山的出身史料分析,以及各种粟特人的历史变迁,真的是非常陌生的领域。回到主题上来讲,原文的论述说实话我觉得译后记提炼得很好哈哈。一个核心就是:唐朝之所以走向它悲剧的宿命,是因为有太多人都不遗余力地把唐朝变成集权制的国家,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们个人的野心与欲望,而这种做法也会不断地产生巨大的分裂倾向,直至彻底爆发出来。跟中学教材含糊的史学观是完全不一样的。

评分

还是写安禄山。加拿大学者所写,很多资料国人应该不意外。个人觉得,比较有特点的是,强调了安禄山的出身背景。 在过去正统叙事中,他出身卑微,还是混种胡人,这好像是为日后背叛刻画下不知感激的形象。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安禄山出身绝非凡人。而且,安史之乱六十年了,在安禄山叛变的幽州等地,还有安禄山和史思明作为二圣祭拜。

评分

想不到他竟那么推崇陈寅恪。

评分

作为60多年前的作品,还是有一定可取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