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

人口创新力:大国崛起的机会与陷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建章

携程旅行网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研究教授

黄文政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硕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系讲师、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助理教授、纽约千禧年对冲基金策略师。现为北京某金融公司合伙人与董事总经理、财新网人口问题专栏作家、人文经济学会特邀研究员。

出版者: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梁建章
出品人:
页数:312
译者:李君伟
出版时间:2018-4-19
价格:59.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1159462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人口 
  • 社会学 
  • 经济学 
  • 社会 
  • 经济 
  • 梁建章 
  • 中国 
  • 人口断崖,老龄化,创新乏力,经济停滞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吗?中国能否成为发达国家取决于未来中国的创新力。中国能否越过中等国家收入陷阱,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取决于其创新力。而创新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因素,包括人口规模、组成和分布。中国的创新力能否比肩甚至超越美国、欧洲、日本呢?

本书从历史和世界的角度,用大量数据和最新的经济学理论,论证了人口与创新以及经济的关系。与传统的人口经济学观点侧重点不同,本书在剖析了人口对于环境、资源、财税等方面的经济影响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口成为影响创新力的根本因素,也就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本书详细分析了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地域分布对创新力的影响,也分析了各个主要国家在人口创新力方面的优势、劣势、政策的机会和陷阱。

中国以前享受了人口多、市场大的优势,但是未来会受累于人口严重老龄化问题。此为,中国的人口分布和流动也存在结构与政策的问题。与中国相比,在创新和人口方面,美国、印度也有独特的优势,日本和欧洲也有机会。尤其是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移民优势。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国之间的人口政策的竞争。

本书提出了各国最优的人口策略,并且对于中国现行的人口、教育和城市化政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政策建议将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不尽快调整现行的人口政策,中国很有可能在取得短暂的优势以后,迎来人口断崖式的下跌,从而在全球创新竞争中败下阵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只能当作参考性通俗读物,作为学术著作来说主观臆断成分太多,举个很典型的例子来说,作者不认为拜登所说的美国创新优势在于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三个方面,但给出的论据又非常浅薄甚至毫无逻辑性可言,作者认为:首先,政治制度与创新无关,许多民主国家就不是创新的...  

评分

首先需要我们有一个创新的能力,拉开国家距离,需要人口的力量 助推国家未来。 第一点是我们对人口问题的误解,1.低生育率已成为多国难题,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3.鼓励生育势在必行,4.人口创新力。 第二点经济在于人,1.创新,老龄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2.关于人口和经济。...  

评分

只能当作参考性通俗读物,作为学术著作来说主观臆断成分太多,举个很典型的例子来说,作者不认为拜登所说的美国创新优势在于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三个方面,但给出的论据又非常浅薄甚至毫无逻辑性可言,作者认为:首先,政治制度与创新无关,许多民主国家就不是创新的...  

评分

日本的很多社会文化现象在中国不断显现,佛系青年、加班文化、宅男宅女、丧文化……老龄化可能是以上问题的核心之一。 日本的老年人生活状态如何?人口结构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可以吸取怎样的经验?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专题阅读,并尝试给出回答。本文依据主...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2019年第16本。梁建章先生在这本书详细论证了人口优势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与发展的关键之观点。 翔实的数据,严谨的论证,清晰的观点表达,然后又以美国、日本、欧洲、印度、中国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并对未来进行预测。不仅让长期被传统人口观念所根深蒂固的读者有了全新的认知,也能从这一论证过程中体会思想之魅力。 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意识到在中短期来看,由于人口红利中国的经济前景很乐观;但长期看我们会不可避免地进入人口断崖式下跌与重度老龄化困扰,与人口相关的政策改变刻不容缓。 现在的我们很幸运,生在中国最好的时代。

评分

19#03 此人口研究类著作也全然是跟随国家政策的,二胎开放后此类言论跌出不穷,竟不知是全球都发现了老龄化真理还是政策性真理。让我看完也似乎被洗脑产生了多生多好的念想。 |完全从人口结构和数量角度立论,年轻人才与创新息息相关。 |21世纪中叶美中又一次经济增速逆袭(美超中)新是因为中国步入老龄化入口走了日本老路,而美国人口结构恰如上世纪末的中国。让我想起罗杰斯关于21世纪以后是中国人天下的立论(似乎也基于人口立场)。|读日本衰落让我回忆起北海道多个城市里竟了了无人的场景。|

评分

从人口的角度去解释现代国家的竞争优势。人口的优势本质是规模优势,只要政策法规不阻碍人们探索和满足需求的脚步,自然资源、能源和粮食能够满足需求,城市规划合理,那么人口规模越大,优势就越大。《规模》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物理学上的证据:城市基础设施的需要和人口的0.85次方成正比,而城市产出和人口的1.15次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城市人口规模扩大100倍,基础设施只需要扩大50倍,而城市的产出,却扩大了200倍。可惜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下降通道,未来有可能更像现在的日本,甚至更糟糕。另一个有趣的角度是从人口的角度去解释部分金融危机的必然性,90年代的日本,08年的金融海啸,都是因为人口结构变化导致泡沫无人接盘,而中国恰好正处于这样一个生育周期波谷的开始阶段。

评分

梁建章这本书大概是近年来媒体文章的合集,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人口政策“梁黄方案”。虽然说很多内容都摆脱不了以论带据的色彩,但作为一个成功企业家每天为了中国的人口政策鼓与呼,也算是极度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了。三星内容,加一星给梁的执着。 另,说资本家如何如何的可以休矣,以中国的劳动保障体制,哪怕人口少了,资本家该剥削剥削,真的一点都不含糊

评分

19#03 此人口研究类著作也全然是跟随国家政策的,二胎开放后此类言论跌出不穷,竟不知是全球都发现了老龄化真理还是政策性真理。让我看完也似乎被洗脑产生了多生多好的念想。 |完全从人口结构和数量角度立论,年轻人才与创新息息相关。 |21世纪中叶美中又一次经济增速逆袭(美超中)新是因为中国步入老龄化入口走了日本老路,而美国人口结构恰如上世纪末的中国。让我想起罗杰斯关于21世纪以后是中国人天下的立论(似乎也基于人口立场)。|读日本衰落让我回忆起北海道多个城市里竟了了无人的场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