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吗?中国能否成为发达国家取决于未来中国的创新力。中国能否越过中等国家收入陷阱,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取决于其创新力。而创新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因素,包括人口规模、组成和分布。中国的创新力能否比肩甚至超越美国、欧洲、日本呢?
本书从历史和世界的角度,用大量数据和最新的经济学理论,论证了人口与创新以及经济的关系。与传统的人口经济学观点侧重点不同,本书在剖析了人口对于环境、资源、财税等方面的经济影响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口成为影响创新力的根本因素,也就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本书详细分析了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地域分布对创新力的影响,也分析了各个主要国家在人口创新力方面的优势、劣势、政策的机会和陷阱。
中国以前享受了人口多、市场大的优势,但是未来会受累于人口严重老龄化问题。此为,中国的人口分布和流动也存在结构与政策的问题。与中国相比,在创新和人口方面,美国、印度也有独特的优势,日本和欧洲也有机会。尤其是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移民优势。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国之间的人口政策的竞争。
本书提出了各国最优的人口策略,并且对于中国现行的人口、教育和城市化政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政策建议将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不尽快调整现行的人口政策,中国很有可能在取得短暂的优势以后,迎来人口断崖式的下跌,从而在全球创新竞争中败下阵来。
梁建章
携程旅行网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研究教授
黄文政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硕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系讲师、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助理教授、纽约千禧年对冲基金策略师。现为北京某金融公司合伙人与董事总经理、财新网人口问题专栏作家、人文经济学会特邀研究员。
看了三分一,感觉推论太不严谨了。放弃了8.1一分有点高,拉下点,本书不想一个纯学术的研究,很多地方数据引用毫无根据,也不写明出处,而且对中国数据分析有失偏颇,太过夸大创新能力对经济影响,适合小白来看,写140有点多啊,不看完就不能来评论吗?有点扯改下行不,………...
评分 评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国家因为人口规模,老龄化,逐渐失去了创新能力。人口规模是个好东西,尤其对于现在的中国更是如此。只可惜,中国政府非常喜欢调控,比如调控生育率,但是调控达到目的后又不及时调回来,导致中国未来人口堪忧。搞不好的话每五十年缩一半,还是挺恐怖的。另外喜欢调控大城市人口数量,我在好多地方看到限制大城市人口数量是不对的,这本书也涉及到,中国政府的眼光还是比较狭义的。书中也反思了中国的教育,提出了放开自主招生以及缩短学制的建议,我觉得挺好的。一方面提高创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生育。中国也应该放开移民政策,尤其是双重国籍。中国的未来堪忧,看好印度。美国持续吸引人才。日本陷入恶性循环,老年人持续获得补贴,生育补贴却没有太多。英国脱欧,英国可能继续发展。
评分19#03 此人口研究类著作也全然是跟随国家政策的,二胎开放后此类言论跌出不穷,竟不知是全球都发现了老龄化真理还是政策性真理。让我看完也似乎被洗脑产生了多生多好的念想。 |完全从人口结构和数量角度立论,年轻人才与创新息息相关。 |21世纪中叶美中又一次经济增速逆袭(美超中)新是因为中国步入老龄化入口走了日本老路,而美国人口结构恰如上世纪末的中国。让我想起罗杰斯关于21世纪以后是中国人天下的立论(似乎也基于人口立场)。|读日本衰落让我回忆起北海道多个城市里竟了了无人的场景。|
评分从人口的角度去解释现代国家的竞争优势。人口的优势本质是规模优势,只要政策法规不阻碍人们探索和满足需求的脚步,自然资源、能源和粮食能够满足需求,城市规划合理,那么人口规模越大,优势就越大。《规模》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物理学上的证据:城市基础设施的需要和人口的0.85次方成正比,而城市产出和人口的1.15次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城市人口规模扩大100倍,基础设施只需要扩大50倍,而城市的产出,却扩大了200倍。可惜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下降通道,未来有可能更像现在的日本,甚至更糟糕。另一个有趣的角度是从人口的角度去解释部分金融危机的必然性,90年代的日本,08年的金融海啸,都是因为人口结构变化导致泡沫无人接盘,而中国恰好正处于这样一个生育周期波谷的开始阶段。
评分……就这本书提到的一些论点,只看片面的东西,不利于作者观点的因素通通不提。
评分……就这本书提到的一些论点,只看片面的东西,不利于作者观点的因素通通不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