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哲学 艺术 思辨 梁超 文论 中国 沉迷書海 文化
发表于2025-02-24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还不错,喜欢最后一节。但是对这种阐释为主的,尤其是用别人(弗洛伊德)理论阐释的,真的不太感冒
评分一本看了一个月的书:从死亡角度入手细致分析了诗歌社会文明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是作者家养的宠物兔的毛!书没上架的时候作者写了一篇关于他家宠物兔的文章刷遍养兔人的朋友圈,作为一个养兔人瞬间圈粉!但是哲学类书籍我觉得枯燥的很,看不进去也是真的
评分优雅而无后顾之忧的生活是一个人面对自己灵性生命最友好的方式 推荐《哀歌》
评分显然哀歌的美学境界是高高高于我的认知的 好在早就信奉死亡是唯一必然可靠的存在 对柏拉图的哲思也一直有草根的理解。 比如理念是可以完美且不灭的 如木心说的 我爱你 与你何关 这就是纯粹的存在。整篇文章的逻辑非我辈能明晓 但死亡确是人类的终极悲哀 而这种悲哀乃是文明之母 这让我想起野外合作社的那句歌词 “如果一年都是闲暇的假期 那么努力也就没有了意义” 所以如果有永生 那么一切都将是无意义的 要坚信只有死神才可以重生 如果没有死亡 地球上很难出现诗作。有死 有文明。意犹未尽 大多数意象于我而言像高等数学一样 但还是很多审视自己的地方 比如释放悲哀的极端行为 比如不惧死亡的痛苦 却有些死亡的遗憾 比如某种死亡的五个阶段 比如尼采的愤怒去思考该本我些不
梁超,浙江杭州人,艺术史与美学博士。学者,作家,策展人。从事美学研究、当代艺术批评、展览策划。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梁超的《哀歌——论文明的悲剧观念特质》从文化人类学的意义上探讨了文明发展的特质,这种特质因为人类心理和社会的诸方面成因,乃是一种符合悲剧观念的悲剧特质。
本书分为“本源”、“死床”和“物哀”三大部分。对传说、神话、史书记载进行意向解读,剖析了其中的悲剧观念、悲剧思维;从心理、政治、伦理、性别等方面展现了超越选择的四种冲突;同时也从悲剧观念的消极美学角度诠释了悲剧观念的形而上的形态。
书的内容富有哲学内涵和思辨,从人类心理、人类文化和世界观的层面展现了文明的悲剧特质。
死去的人得到了一日安眠,他们长眠在某个环境清幽、落花缤纷的死后仙境,他们在死亡举行仪式的那一刻获得了一生的荣耀。他们奔波一生,能被铭记的却只有那么一刻的辉煌。而活着的人却要在人世间继续饱尝酸甜苦辣,想来也是一种不公平。本书中所讲的吉尔伽美什、俄狄浦斯王的悲...
评分死去的人得到了一日安眠,他们长眠在某个环境清幽、落花缤纷的死后仙境,他们在死亡举行仪式的那一刻获得了一生的荣耀。他们奔波一生,能被铭记的却只有那么一刻的辉煌。而活着的人却要在人世间继续饱尝酸甜苦辣,想来也是一种不公平。本书中所讲的吉尔伽美什、俄狄浦斯王的悲...
评分尽管这本书涉及“哀歌”、”悲剧”和“消极”的美学,但还是一本满好玩的书。说好玩,当然不是书的“娱乐性”,而是笔者有趣的叙述方法,也就是不急于对叙述主题过急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而是摁住性子,轻松地将不同时空的前人的相关叙述摊开,建立起彼此的内在联系,加以点评,...
评分也许对于任何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来说,外观也总会构成喜欢一本书的重要理由。《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这本书,对它的良好印象正是从其外观开始的。它的封面让我感到干净,翻开书后就发现这种干净其实和书的内容是不违和的。这就是一本学者踏踏实实做学术的书籍,不花哨...
评分这是本有冲突的书 也是会思考的书 至于对或不对 那不重要了。显然哀歌的美学境界是高高高于我的认知的 好在早就信奉死亡是唯一必然可靠的存在 对柏拉图的哲思也一直有草根的理解。 比如理念是可以完美且不灭的 如木心说的 我爱你 与你何关 这就是纯粹的存在。整篇文章的逻辑...
哀歌:论文明的消极美学气质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